第二百一十八章 旧官僚

作者:半老夫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郑氏对用人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满清的旧式官僚被俘虏的原则上是一个不用,主动投降的根据情况安置在一些清水衙门里冲门面。

郑经简单了解了冯锡范带着这几个人来见自己的目的,原来这几个人正在编写《雷州府志》,如今被战争打断,他们希望郑氏能够继续支持他们将《雷州府志》修完。

“修地方志?”

“是!”

“这是好事,不过寡人想听一听这几人的史观,若是没有正确的史观,他们修出来的地方志就是荼毒后人。”

冯锡范点头道:“那臣将这几人带进来!”

很快门外进来三个人,三人进门只是给郑经拱手敷衍着行了个礼,吴胜藻便开口说道:“郑首领,为何兴兵犯我大清疆域,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大清?寡人没听说过,只知道这片土地祖祖辈辈都是华夏百姓的土地,我华夏子民回我华夏的土地,怎么就成了犯你大清的疆域?”

说完郑经摘下帽子,指指自己的发髻,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衣服,冷笑道:“看清楚了,寡人的衣冠传承了几千年,这衣冠不能在寡人的手里灭掉,不然寡人对不起华夏列祖列宗!”

吴胜藻没想到郑经上来就扔出一个王炸,上来就把民族大旗扛在了自己的肩上,确实人家说的不错,纵观历史,就算是蒙元占了天下,也没有逼迫汉人剃发易服。

偏偏建奴就做出了这种人神共愤的恶事,就是因为这样的恶行激起了华夏百姓的反抗,让华夏百姓经历了空前的浩劫。

这些事吴胜藻比谁都清楚,只是这事不是他能左右的,他生于崇祯元年,刚刚成丁大明就已经成了满清的天下,这个时候要么做顺民,要么就只能与满清拼命。

吴胜藻选择了做顺民,这个时候又得到了大汉奸洪承畴赏识,便彻底踏入满清官场,不过其官途并不顺遂,已经快知天命的年纪,却只做到了一个边鄙小府的知府。

要说这吴胜藻能够对满清有多少忠心,却也不见得,不过郑军在雷州听百姓讲述,这位吴知府的官声还算不错。

之所以先声夺人质问郑经,不过是读书人的惯用伎俩,想要以大言吸引郑经的注意,没想到碰上个不按套路出牌的郑经,直接几句话便让吴胜藻哑口无言。

吴胜藻张了张嘴,半天后化作一声长叹道:“天命如此,我等一介凡人如之奈何?”

郑经心想:这位这种心情应该是大多数读书人当时委身满清时的心态吧,典型的又当又立。郑经最讨厌这种动不动就拿天命说事的人,无非是给自己的不忠找个借口而已。

“尔是何人?”郑经用上了最轻蔑的语气。

“老夫雷州知府吴胜藻,跟着老夫一起来的两位,一位是徐闻大令宋瀚,一位是海康大令余震瀚。”

“原来是三位伪官,你们要见寡人干什么?”

吴胜藻对郑经‘伪官’这个词刺痛了内心,当即反驳道:“郑首领,你有什么资格指责老夫,老夫虽然生于大明,但是老夫没有受过大明一天恩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