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寸人止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别人的眼光和想法,他不在意,目前也轮不到他来考虑球队氛围。但按照这样的分组,他个人情况不确定啊。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小分组里,他不会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

要知道,无论在什么球队,多讲究团体战术配合的球队,其根本上都会有主要的核心进攻组合。

传手和攻手组合,也是球队进攻组合的基本单位。

比如国内男排曾经比较有名的时代,那些个优秀的进攻组合,沈福和汪维嘉,胡进和张强等等。

背飞、背快,快打、后攻等等优秀漂亮的技术配合,大多都产生在这样的组合里。

曾经沈福和汪维嘉的招牌配合——背飞、背快,更是一度在国际上声名赫赫。

靠的是什么呢?是个人技术,是两人间的精妙、默契的配合。

从技术和个人方面来说,首先需要二传有灵活精准的背传技术,也需要攻手能恰到好处的时机掌握。这个时机,首先就是相互默契的结合。

然后,更需要攻手反应快,需要空中灵活性、敏捷性。

还需要二传考虑到攻手的反应、灵活和敏捷。

再到攻手的个人,能够在起跳后改变自己的扣球方式,需要极强的滞空,核心力量、敏捷、身体灵活性等等。

可以说,无论是个人和组合配合,少一点都打不出精妙、效率的进攻来。

要达成这诸多条件,更少不了,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和磨合。

在徽省队,尹立强和刘华锋就是这样的一对组合。

所以,问题来了。

作为新人一枚,尽管林幕自信他不论作为传或攻的角色都能打成他该有的效果,但插在刘华锋和尹立强之间,如何来?

他可不认为教练们会脑子发烧让他现在去取代尹立强、刘华锋中的一个,即便卢教练是倾心培养他的启蒙老师,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安排。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技术分组训练,他在这个进攻分组训练里的存在感极低。

基本除了帮忙捡球,也就偶尔能在某一人需要休息时替换着当当陪练的角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