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突击集训

作者:寸人止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已经快晚上8点,排球馆里依然灯火通明。

场馆外,一行老中青年龄大小不一的四人,踏着夜色来到了这里,只刚到门口,就已经可以听到里面的各种声响,呼喊、叫嚷,以及球砸在地板上的砰砰声。

只一感觉,就让人觉得里面的氛围极为热烈。

四人中年龄看起来最轻的一人,快步上前,轻轻的推开门。

打头年龄最大的一个,率先走进了门。接着,几人依次进入,门再次关闭。

没有再向前,几人挪开了门口,就站在离门口不远的位置,看着场内十几个孩子们。

领头之人,脸上不由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久不见这样积极、奋发、向上的一幕了。

他是蓬蠡体校的校长,学期刚开始,而且眼看着又到毕业季,学校里的各个项目,就哪些学生尖子,接下来要怎么办,很多事情都需要先定个章程。

甚至于下一届新生的招生计划等等,都是要提前安排人跟进落实。

管理一个体校,特别是当前环境的体校,真的太难。

招生难,孩子们毕业时更难,唯一好的地方,也就是在蓬蠡没有重点中学会招体育特长生,否则,像蓬蠡这样的体校可能连一点活路都没有。

刚刚开完会,会上很多的事都让他头疼,特别是眼看着就要落实推荐名额了。

吵吵嚷嚷的,各班的班主任、带队主教练和教务处两方,争吵个没完,为了几个只是去试训的名额,都快把脸撕破了,实在是烦心。

作为校长,作为在体校干了几十年的老同志,说实话,里面很多道道他都明白,但他也没办法。

名额确实太少,而且,这个名额还是这么多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集训的时候不是特别拔尖的那些,所要面对的情况和学校里也差不多哪儿去。

因此,可能在他们想来,不管是报谁去,最后都是被淘汰下来的命,那报谁不报谁,几乎就没有差别。

可是,靠学生挤进更高层获得成绩来收获资源,也同时提高管理机构的扶持力度,这才是体校的出路啊。

这么多年过去了,特别是在国家放开了低年龄段进入专业体系的口子,还有八一队等等没有地方基础的体育组织满华夏的找苗子,像蓬蠡体校这样的学校,路是越来越窄。

没学生苗子,没好成绩,学校就没多少资源,连一些好的教练也在纷纷出走。结果就是没资源,更招不来好天赋的学生,真真的恶性循环。

而且,很多学生其实也知道里面的道道,进了体校后,也变的不那么努力,情况又哪能好的起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