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队打欧洲强队时,很多欧洲的发球手用的也是这样的路子,而更多时候,国内的自由人和保障主攻接的都差。
这是反应和基本功的问题,包括接球一瞬时的反应和球感。
排球难学难精,球感极为重要,并不是说被动接球就不讲球感。因为接球他关联着后续,他是一传,决定了你的一攻。
把被动接球转化成好的一传,从而发起战术攻,这接球触球时的一下,考量很多。
当然,前面比赛中很多球队用的方式就是先接,至于这个一传好不好,先接起了再说。
像胡林山和黄灿的发球,对于很多他们这个层次的球队来说都是强发球轮,但对于有进入状态的卢伟和林幕来说,还不算特别难捱。
蓬蠡队一直坚持着4人接球,两人游离的接发球站位,在林幕和自由人同时坐镇时,他们失误很少。
胡林山看起来非常沉着、淡定,很放松,但其实他心里极为郑重。
对方的自由人已经不是刚上场时没进入状态中的时候了,已经不可能再成为场上的弱点。
他深吸了一口气,选定了目标后,助跑跳起,抬起手就是一个大力发球。
“有!”
球出手,林幕在球飞出的一瞬就高吼了一声。
球的方向在他和后撤的唐斌之间,他主动上前一步接起了一传。
林幕的高吼就是发起战术跑位的号角,蓬蠡队的队员们对于林幕喊出以后,能否接起球毫不怀疑。
一传半到位。
球飘向了3号位,质量不算特别好,但正如之前说的,球感。
蓬蠡队的队员都知道,除了迫不得已的被动撞球,只要队长有意识接出的球,在速度和旋转上一般都会被调整的不错。对韩晨来说,这样的球他接二传打起战术足以。
他从接发球开始就是游离在外的观察球员,他看着林幕接起球时,按着判断已经赶向了球的落点。
同时,韩晨让的4号位位置,唐斌补了过去,李峰从原本的观察位上,跑向了二号位网前。
6号位有周庭,他上提了,加快了前冲脚步,看起来随着准备起跳打个6号位后排。
林幕的脚步同样没停,他跑向了二号位,临到三米线时候,他猛然踏了一步,在3米线前的毫厘之间腾空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