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庐州赛场

作者:寸人止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场华夏国家男排的亚运会夺冠之战,没能给国内带来太多的影响。

大不了也就是在一些专业的体育报刊上登上不起眼的那么一个小版块,更多的还是突出了极个别两个球员的精神和意志品质。

比如,某某球员在核心不在的时候打出了激情,打出了努力。

再比如,某某球员血染赛场,王者归来直至一锤定音。

更比如,泪洒赛场,运动员们叙述着谁和谁的不服输、不容易。

媒体们关注的重点显然不在比赛胜利与否本身,似乎,华夏大国赢一场亚洲老对手,本身也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反而,某国内知名企业老总因为周安染血下场又带伤上场稳住球队、激情拼搏的情感共鸣被着重的提了一提。

该老总情绪激烈下,直接拍板,捐赠300万赞助男排职业联赛的事更是被大书特书了一回。

一时间,各方媒体接连几天的宣传,也使得本来极其没有关注度的男排联赛多少唤起了一些人们的兴趣。

1998年,就在人们对亚运会结束总结、对比赛的场内场外延伸解读、对未来华夏竞技展望的纷纷扰扰中走过了终点。

元旦过去,随着各项目国内赛场赛事相继拉开战幕,上一年的尘嚣散尽,1999年到了!

总结、展望,期冀和期待,对于身处于华夏东南小地方的蓬蠡体校的学生们来说,太遥远!

林幕和他的队友们,也只是一群业余体校的孩子。

他们也只是观看了比赛又分析了比赛中的得与失,回头来,训练还要继续。

或许一些分析和总结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启发和心灵上的触动,但对大多数的队员来说,这样的感触和触动也仅仅如此。

当他们的训练内容和强度逐渐提高后,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枯燥轨迹上。

不过,卢教练所宣布的下一阶段观看省队比赛的一些日程,甚至于还可能会有些新安排的情况,让他们多少有了几分期待。

1999年的2月,随着新年将近,蓬蠡排球队的年前训练也逐渐进入尾声。

因为基础和体能训练的不断加强,少年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进步,而在其中,更换了位置和一些战术需要的队员更是在不断适应中逐渐的找到了新位置上的感觉。

进步都很大,特别是被寄予了不少希望的温霄卿和贺林伟更是显得明显。

温霄卿完全适应了他隐形自由人和半个主攻的节奏。本来他在接球和一传上的水平就不弱,他也是队伍里比较全能的球员之一,原本弱的地方是二传球和组织串联,是强攻的能力。但这个弱点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显得并不太重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