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
确实如同林幕所猜的那样,鲁指导已经做了安排。
这一局比赛结束后,休息几分钟让蓬蠡体校队来打第二局。
不到半个小时,鲁指导几乎是沉默不语的,说实话,他有些失望,青年队这些队员的表现比他想象中的差。
他能了解这些球员的心态,无非是想在他这个省队总教练面前表现出自身实力,在输赢、自身表现和配合全队之间,他们显然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其实,好像也没毛病,本来青年队这个层次的球队也没指望他们会打出多么优秀的团体配合。就算是他有时考察球员时也不是看球队的总体成绩。
可真说起来,这个不看成绩看球员表现,对是对,但一个球队选拔年轻队员时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该球员能否在团队配合中发挥出良性效果,能否在团体配合和谐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才是。
技术基础,战术意识才是他更在意的东西。
想到这里,鲁指导不由的就更有些为徽省的排球环境而担忧。
三级梯队,甚至更多级,这在其他省份很平常,就算是徽省也差不多能有个几级。
可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几级,很多时候都没能发挥出他应该有的效果。
就如同国家队不该是培养球员的地方一样,作为一个省的最高级别队伍,也不该是培养球员基础意识的地方。
这些工作本就该是一级级的梯队来完成,需要有一个有着基础、理论和传承的体系。
可知易行难,很多时候,这些东西都不是哪一个人能决定的,也更需要有很多成绩和荣誉上的东西来辅助。
可是这仿佛又陷入了恶性的轮回,没荣誉成绩,投入的资源不会大,作用到基层上的更少,这一少起来,无论是高层和地方都不可能真正的用心用力去培养基础。
结果就是没有更多更优秀的后继储备,又如何能在高层面上获得成绩荣誉?
就像现在省青队的情况,一个离省队层次最近的队伍,无论是球员的基础和意识都要差的多。
指望他们来补充省队的球员需要,怎么想都怎么觉得差了点意思。
当然,闪光点也不是没有。
鲁指导目光凝视着场中那个左扑右挡仿佛永远不知疲惫的小个少年。这个小自由人,是他现在唯一的意外发现。
场上的站位轮转,省青队的自由人下场,鲁指导指了指被队友替换正缓步下场的魏潇,问道:“小李,这个孩子不错,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