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轮换发球,
林幕轮转2号位,自由人魏潇下场,李峰替换上场轮转4号位。
林幕没有多和李峰交流,只是微笑着和带着点小兴奋的李峰击了个掌,比赛要重新开始。
一队的副攻杜然发球。
杜然的发球很特别,是在目前已经很少有人去特意用的发球方式。
勾手大力发球。
在华夏5、6十年代时期,新华夏第一批专业排球运动员中,勾手大力发球是用的最多,也是公认威胁最大的一种发球方式。
这种发球能充分利用转体收腹力量带动手臂猛烈挥动来击球,发出的球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旋转力强,很容易造成对方接发球困难。
曾经一度是强力攻手的发球标配。
不过,随着跳发球出现,因为勾手大力在控制线路的威胁性上,有些比不上利用了前冲起跳惯性动能,在高点爆发的大力跳发。且似乎完全不逊色于跳发的体力消耗这一劣势。使用勾手大力的人越来越少。
更多的勾手球也只是勾手飘球。
当然,勾手的优势和威胁依然存在,先不论出手后威力如何,就其转体挥臂间,球触手的隐藏性挺好。
配合上突然的大力,给对手的判断能造成不少影响,倒也还能算是一个不错的强力发球方式。
只是,要保证这样的强力和突然性,在球的路线选择上需要用的技巧挺多。
毕竟,原地发和跳起高点发,就单要考虑过网这一项,所要涉及到的球体抛物线的弧度就是第一个关键点,稍一个不到位,成功率就会变低。
杜然的这个球发的质量不错,球带着强烈旋转直飞向6号位。
发球遵循了一般的原则,同样是在找看起来弱些且对一攻影响可能会最大的人。
二队半场,
接法球站位排出了严密的阵型,除了轮转到2号位的刘华锋彻底游离在外,其他5人错落的分布呈三层排布。
5号位自由人,前后排的两位主攻,包括3号位的接应都在接发球的阵型之内。
韩晨作为主二传,同样在其中,他也只是稍微的上提了一些,稍稍的在两名主攻身后隐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