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下一球开始……”
球场上,林幕把队友召集到一起,语速极快的布置着。
总之原则就是一个,他林幕要往前多冲了,利用自己一对一的优势,甚至一对二也能打出好效果的硬实力来充当唯一箭头。
虽然不符合他们的总体战术,但战术本就是死的。只要他的体力足够,他完全可以随意安排着打。
和金陵队比赛的时候,教练就有安排打,他不是没那么打过,而且,当时还是韩晨和唐斌不在场的情况。
他相信现在打只会比打金陵的时候更好打些。
当然,这么打在整体防守上会弱一些,因为他要有意识的减少自己的接一传球接防守球的次数,把重心一步步的向主攻进攻上倾斜。
其实说起来,对于这种打法,他谈不上喜欢。
一枝独秀、披荆斩棘的带领球队获胜,似乎是绝大多数球员都喜欢的一种出风头、展示自己的方式。可他就是不太喜欢。
他更喜欢的是,能掌控住整个局面,在掌控局面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可以是重心,但不能是唯一。
他的意识告诉他,这不是一条真正的强者之路,至少不是强队之路。
当然,他也知道,他现在的队伍没有长久的未来,可他从本心里还是不愿意他的队友们都成为工具人一般的存在。
他更不愿意他是队伍里一枝独秀的存在,技术上可以是最强的,发挥上也可以是最好的,但意识上不能是这样的。
你可以用自己卓绝的发挥来带领球队获得胜利,但绝不能是用队友的全力配合来衬托你的优秀。
很多少年队甚至青年队中都有这样一枝独秀的存在,在某个层次中,星光闪耀、叱咤风云,很多人提起,都会说一句,这谁谁谁厉害,谁谁谁真强,甚至会有人谁,那些队友拖了谁谁谁的后腿。
听起来全是夸赞,很美好,但假如再上一步呢?
由许多个这样一枝独秀人物组成的更高级的队伍里,谁也不是注定要衬托谁的人。
或许是因为卢林曾经也成为过这样的角色,所以从教练伊始,他就在灌输着这样的战术理念。
林幕思想成熟、性格稳重,他也很快的就明悟了这些。所以,在接受卢林的教导时,两人之间处的很融洽。
就连在初级班和省青队打的那场试训教学赛时,卢林安排下压缩了林幕的一些发挥来配合整体时,林幕也没真正的怪过。
反而,他一点点的在强化着自己的意识,他希望自己,能凭着他的实力、意识,在任何队伍里都能最快速的成为队伍里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