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林幕这边6个人,有两个是刚配合的队友,林幕完全出来以后,其他人只能被动的跟着林幕来动作。
用他们教练们经常评价球员的一种说法来说,那就是林幕这个球员,就像是自带战术体系的一类。
只是,这个战术略显得有些粗暴了一点而已。
训练赛在继续。
林幕把他的粗暴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间教练还有换人和换方,但始终没有让心目中的全主力阵容集中过。而不管是怎么换,林幕始终在持续着他的输出。
当个二传,当个攻手,甚至偶尔当下防守核心,林幕彻底展示了他强悍且全能的一面。
球员们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到的现在时刻,他们似乎才真正明白了,原来这才是林幕这个队长真正的一面。
想想这些天隐约的对抗以及无所谓的不服气,有些人甚至有些暗暗脸红,真就是,原来小丑就是我自己。
场上的林幕,很投入的在打着训练赛,畅快的感觉不多,但多少也把心里的一些郁结发散了出来。
体力消耗是大了一点,但他却是越打越是轻松。
教练说的对,既然不能指望短时间内把战术打好,那不如就彻底的让自己来成为战术,用强势的表现来引导战术。首先确定他在整个队伍组成和战术定位中的核心位置。
现在的情况就好了许多了,真就应了教练的一句话,核心不是捧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给攻手递球,就算不是非常默契的人,他也有自信能递出合格偏上的球。
无非就是看攻手的身高和起跳的扣球高度来决定出手的幅度。
排球运动员在记录信息时都会有两项最重要的数据,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这就是林幕来出手判断的大致依据。
再根据攻手的一些扣球习惯,只要传球基本功到位有意识的传球手,大多都能传个大差不差。
自己当攻手更不用说,只要是正常二传,别传那些十分离谱的球,传球给的高,他抢点快起跳说不得还能拉高扣球点。
就算是低一些位置不太精准,他也能利用短暂的滞空和手腕的突然调整来配合一下。
现在这帮队友,总体身高上比原来的蓬蠡队球员要高的多,体能素质上也强些。这也给了林幕充分发挥的空间。
就是可惜了,无法在辅助战术中形成精密的团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