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作者:寸人止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至于教练安排的,或是战术板上划着的那一条条线和几个代表位置的方块,他了然于胸。

从那次比赛之后,关于那场比赛的问题,卢林和他私下里聊过,也通过那次比赛的收获计划了一些可能的战术。比之前分区赛时的粗暴,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这其中,球员们的作用如何发挥?

其实其他人的变动不大,现在有魏潇和温霄卿,包括一些防守上的协同配合问题也更宽松。等于充分的给他释放出了精力和空间。

主要还是他要主动的带动起来,分区赛的时候他就知道。

现在比当时多的就是他带动之后,其他人的配合以及他配合对方的配合。

说起来似乎有些绕,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比赛重新开始。

上场后,林幕此轮是后排6号位,对方发球。

发球的是对方的接应,和林幕不太一样的接应。应该说,津沽体校的接应才是目前主流的接应。

和防守主攻承担差不多的地面保障任务,在前排充当二号位、三号位进攻上的变量,其他的拦网和二传都是作为补充的存在。

其实真说不上是所有教练都对接应位置不看重,关键则在于,如果接应需要更好、定位更高,对于其他位置上的球员也要跟着拔高。

到底是一个人就五个人容易,还是五个人就一个人容易,不言自明。

当然,如果接应能突出到带动起队友,队员们又能在一定的战术设定框架中通过互补来协同,达到良好的化学反应,那又当另说。

这不,思路就有了。

蓬蠡队,现在卢林的安排也大致与此。曾经他当球员的时候就在想,现在有了自己的战术理论后,有了林幕这样的球员以后,他也正在一步步的尝试着去实践。

本来在他的计划里,可能落实还要更晚些,毕竟现在这些少年人的水平有限,比赛经验不丰富,通过比赛来熟悉的战术意识也差了些。

何况,这支队伍打完这次比赛就要解散,就算打出个常规效果来,终归也没多大意义。

不过,既然碰上了,那就上一回了,打破他现在不满意的节奏,也当是给林幕和韩晨等人一个进一步熟悉的机会。

至于最后效果能不能好,打过才知道。

津沽队接应发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