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的落点是偏二号位,按说,选择近快的后排攻,1号位也最合适,他此轮是就是一号位。
只是,林幕“抢”了他的一号位,温霄卿一传出手后,林幕已经斜向里拐了个弧线过来了。
他也只能和林幕跑了个相对的正反弧,同样绕了一个弧圈换位到了6号位。
没办法,战术就是林幕为主,林幕的跑位最自由,其他人都得给他让位,给他掩护,甚至要给他保护。这就是现在的战术。
或者说,是以林幕这个位置的人为主。
李木恒偶尔换下林幕上场时,也是这样的节奏,只是李木恒比林幕少了些强势的攻击手段,没有林幕那么突出罢了。
但意识就是这个意识。
其实教练和幕哥都说过,这一位置,不是局限在接应或是二传,只是因为一般情况,二传和接应的传球最好,组织性更强些,这个位置的人也相对更全面一些罢了。
因此,他隐隐的想过,如果是他来做这个呢?谁不喜欢在球场更多的表现。
想想就觉得挺美的。
可惜,他也只是稍微一想,很快就不得不承认,他打不出强势到能操控全盘的效果。
他的强势,即便比起李峰,也稍有不如,他才刚刚渡过自己的心理关,能在进攻上头铁强打了。但让他彻底强势,还要打出让人感觉无解的效果,那几乎不可能。
进攻水平上,还到不了!
当然,防守上更到不了。
战术核心,看起来也是进攻最多的人,但可不是没有防守。
林幕这个位置的角色,可不单单是进攻。是攻防一体,能防守上压住阵的同时,也是在给对方一种防守上的震慑。
否则,让你当这个核心,你防守都震不住别人,他们还不上杆子的进攻找你打。你接不住一切皆休,就算接起了,难道每次都自接自扣,那还能成?
至于打二次,偶尔还要打打二传组织啥的,他更是差了点意思了。
这么一想,他不由的有些沮丧。
他想归想,场上的脚步倒是没拖沓,只是稍微有些分神了。
眼睛是看着韩晨看着球,可视线有些散,当他重新聚焦时,心里不由的就是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