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可行吗?除非是很明显的暴露攻,否则哪有那么多的提前准备,这也和他们的协同防守的战术定义不符。
拦网的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可以判断、可以灵性的抓时机,但不管不顾的,不是正确的防守思路。
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前几个球对方的进攻不说有运气的原因,但肯定不可能是一直能这么打蓬蠡队的正常表现。
对方轮转,他们轮转,6个轮次里面,也不可能始终能让他们那么打。
林幕觉得,关键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的进攻。
刚之前说了,林幕觉得违和般的正常,他们的防守是一方面,更多的还在进攻上。
8个球只有两次进攻得手,其中他打了一个后排,前排罗一鸣打了个快攻。
之所以这么低的一攻成功率,现在一细想,两个主要原因。
对方的发球找点很微妙,避开强防守人是肯定的,而且,对方找的位置,处于他们防守之间比较结合的部分。
他们甚至因为要找点准,似乎都没用比较难控制线路的大力跳发。
比如刚下场前的那一个,勾手飘球……
他可不相信对方的球员全部都不会大力跳发。
可偏偏是这样,要知道,勾手出手间需要整个身体的扭转协调,猛然的发力制造惯性力量。
整个动作所需要消耗的动能其实也不比跳着猛力发而轻松。
但事实情况,对方就是这么发了,因为勾手隐蔽性比较强,因为毕竟是在地面,控制性也更强。
刚他还有些疑惑,现在是想明白了。
这里不得不说,他们一直来所觉得不错的防守默契在这里被剖开了,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太默契的。而且,防守和协防战术,哪个队都不可能没有,现在是就被对方抓住了。
这是一方面,其实严格说起来,林幕为什么觉得正常呢,就是因为,他们在一传不到位的调整攻时,战术其实是打起来了。
不过,最后的执行人他只捞着了一回,限制对方的主要攻手的发挥,这个不稀奇,他也相信不可能永远会被限制。
只要他想,这个层次的球队,谁也不敢说能完全限制他。
如果真强打,就目前的情况,也限制不了他,比起郭朋的强势,他难道就不强势了?只是为了打开战术,有些取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