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不说,毕竟运动年龄的原因,不管多寡,总会有新人出来,算是维系了他们排球这个项目的存在了。
但教练呢,新人呢?
他看了职排赛,看了这里的u17,几乎没几个他不认识的。
或多或少都曾和他有过些交集,他都不知道该感慨人都还在,还是该感慨,怎么还是你们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当年的中年变老年了,青年变中年了。
有这么多的感慨,这才会对现在这些还在的人,格外多几分感触。
就比如,此刻对阵双方的两位教练。
卢林,一个他曾经挺喜欢,但也让他很复杂的球员。现在是教练了,他甚至特意打听了下卢林的前前后后。
而另一个,周方。
中心和排协曾经为扶持地方体育组织事业,让各省市选送上来过几批基层青年教练员。
来国家队,或者二队,青年队挂职锻炼。
一两年一次,也送上来过几批,周方就是其中一批中的一个。
其实人不少的,有不少人,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也有些他有印象的,可也早就不在排球这个行业里了。
而周方,则是他当年看的不错,现在也还在的人。
他对周方的最大印象就是,这个青年教练,有想法,也善于总结想法。
理论功底很扎实,实际安排训练的工作执行力都很不错。
因此,作为弱势省份的一名普通教练员,有这样的潜力,其实他明里暗里多少也给了些照顾。
不过,这个人,缺点也有,而且特大,那就是应变性不强。
也因此,他当时曾经就说过,希望抓理论的同时,也多锻炼下比赛临场的能力。
想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练员,或者说,要成为带主的那一个,其实你训练上的功夫完全没有临机一下决断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