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满意和不满意的,都不想开口,让他拢合队友,加深团队,他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是教练好几次的要求,他才不得不偶尔的说说话,做做队长本该做的事。可怎么说呢,他自认,自己做的不怎么样。
比如魏潇这里,比如那位孙主攻,也比如陆鸣和他的那位助理教练父亲。
青年队的老一批球员走后,他是被教练指派成了队长的,可这一切,真不是他所想的。
他只是喜欢看身边队友欢乐、欢快的一起打球而已,是不是那个领头的人,他从不在意。
参加省队集训,他心里是格外的在意的,可不只是因为有一个马上可以上升的机会。
其中也不排除,他从心里有些想走出青年队中,现在那种让他快有些无所适从的环境了。
最后那段时间,他真的感觉有些心累,让他都有些失去了对排球的热情。就连刚进集训营时,他也有短暂时间内的心理消沉。
不过,一个月省队集训,再加上短暂一个多月的蓬蠡队相处,让他感受到了那种他很喜欢的氛围。
不管是蓬蠡队的老人,还是他们这几个后进来的人,都很自然的就被这种氛围同化了。
不排除有个别两个后进来的人比较抵触,但他喜欢,他看起来像是没有热情主动的融入,那只是因为他性格使然罢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放开心去想了想两种环境不同的根本原因。
教练吗?球员吗?或者是队长呢?!
是吧!
李教练说的对,队长确实需要干他队长该干的事,队伍的建设,以及氛围和训练、比赛情绪的养成,真的需要一个称职的队长来行使他的责任。
林幕,是这样一个队长,而他不是!
每次在蓬蠡队上场打球,甚至在训练赛中上场时,他站在球场上时总会不自觉的想这些事。
他也总想着要探寻一下根源,直到最近他有些明白了,是因为人,和人所营造的环境。
就跟蓬蠡队的战术一样,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人为首的一条线所引领的,不管谁进来了,都会不自觉的就会被纳入其中。
除非你很刻意的去抗拒,否则,你必然会按照他所形成的一套走下去。
需要抗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