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晨站在场边,视线很开阔,他可以看到所有队友在球被拦下之后的动作。
魏潇的接球,李木恒的斜插2号位,周庭的顺势跟随,以及罗一鸣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二号位归位。
韩晨看着全场,但其实,他大半的目光依然是锁定在林幕身上。
拦网成功,接下来就是防守反攻,和一攻一样,守转攻也是球队正常进攻充分展现技战术能力的一个关键点。
而对蓬蠡队来说,他们的防守反攻能力更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两支球队,如果一攻都不错,都有强力攻击点和合格的二传组织,那么就是对半轰的局面。
这样的比赛可能会打的很激烈,看起来也很精彩。
而在青年层次的比赛中,因为球队的整体原因,不论好坏,每个队差不多都像是必然一般的,有着强力的进攻点。
区别也就是这个进攻点,是不是能强力到大多时候无视对方的防守罢了。
像是辽省滨城四中的袁志,像是现在晋阳体校的郭朋,包括蓬蠡队的林幕,甚至顺带着捎上一个蒋立,都可以被划分为这样的进攻强点。
好像,一般时候,人们在对比实力时,考虑的更多的也在这里。
但不可否认一点,再强势的进攻,再强的进攻能力,也只是那么几个点,你不可能6个轮次都在,你也不可能每次进攻都能成功。
进攻失败取决的地方有主观,也有客观,有进攻时机以及对方的防守时机等等。
进攻失败,也就意味着对方的防守成功。
而此时,分水岭也从这里出现了。
其实,真正到比拼球队综合实力的时候,守,以及守转攻的能力,才是真正区分球队优秀与否的关键。
因为时机好,破坏了对方的一攻,本方取得了防守上的成功,但这只是第一步,能在瞬息之间,把防守无缝运作成进攻,才是考虑球队真正的硬实力。
因为防守转攻时,对方也是攻转守的瞬间,无论在阵型和人员布置上,必然没有防守一攻时那么有序严谨,这也是防守转攻优秀的球队往往能更容易取得优势的原因了。
蓬蠡队之前,打其他队一直能占优的最主要原因,不得不说,他们的守转攻的战术运作能力,首屈一指。
而在其中,二传,以及林幕这个接应,更是整个战术中,关键中的关键。
韩晨在此前和林幕的配合时候,感觉的是自然和圆融,他也认为,他应该是比较会的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