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都练,都练好,练精,总会没错。
样样都精,你自然可以任意在比赛中,在不同的小战术组合中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在不同情况时,都能挥洒自如。
同时,只要教练愿意给你位置给你发挥的空间,你甚至能引领球员和战术,自然就能表现出你该有的光彩。比起一般位置上,更沉淀,也更耀眼。
不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全来,可能大概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会变成全会全不能。
这时候,有人就会侧重某一方面进化,进化来进化去的,就出现了袁志这种纯以进攻为主的接应。
比赛的表现,其实也不错,比一般的接应看起来甚至更高光。
但要让林幕真个给个评价,他大概会告诉对方,哥们,你走偏了!
你连位置本身的意志都丢了,那你还称什么接应?只打强势,打强攻,打进攻箭头,那你又何必要选择接应?
副攻和主攻不好吗?
等待发球的前几秒。
双方严阵以待,或者还各怀心事。
随着一声哨响,有心事的也瞬间收了回来。
然后,只见袁志抛球助跑,在空中舒展身体,而后倏地紧绷,像是一张蓄势待发的弓射出锋利的一箭。
看起来完全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一般。
“哔!
击球,球走,袁志的心里可能有各种想法,但执行起自己的决定时,依然挺坚定,他看着林幕的站位,毅然的选择了打林幕的身后。
只是,跟着球的运行,林幕紧退一步后,身体侧后准备伸手时,最终身体是出去,可手确实迟迟没伸出去。
然后就是裁判的一声哨响。
与哨声几乎同步的是,司线裁判,他的身体依然是微躬着的,而手中的小旗,坚定的举了起来。
左手端正直立,右手虚按旗端。
清晰明确的表明,发球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