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攻位置决定了普遍高大,力量强劲,所以,排除特别天赋异禀的一类,通常情况,就俯身接球接一传也很难多好。
而二传,他是球队的进攻调度组织的角色,老是接球接一传,对战术是一种妨碍,他也不可能过多的投入精力到接发球和一传上。
而主力副攻被安排如此,更有担当后排进攻的原因,就个人进攻实力和拦网水平,东山昌邑的主力副攻无疑是队里的佼佼。
剩下的就只有副主攻。
同样是人高马大的,防守拦网技术很不错的球员。但人高马大的特点,依然是那一点,那就是接球接一传的先天弊端。
因此,有了自由人替换副主攻的安排。而且,即便是自由人替换了副主攻在接发球时,他们前后排总体上也基本没有特别游离在外的人,区别的也就是下撤的多与少。
容不得多想,后撤接球,一传勉强半到位。
东山昌邑在第三局中最大的变化不是战术上的,是球员的跑位和接球、传球、防守的移动上的变化。
更积极,投入的精力更大,速度和反应也更快。
而且,是在传球和防守球路线较清晰时的反应和移动。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看,东山昌邑的球员其个人的素质方面值得称道。
一传起球后,二传手判断着,迅速的追着冲向了前排落点。
半到位的球被他顺利赶到,调整后,跳传给同样快速赶回网前的接应,打强攻。
但怎么说也不是特别到位,他们这次的快攻速度有限,蓬蠡队前排,蒋立轮后排发球时,替换温霄卿轮转前排的周庭建功,他和李峰的双人拦网将球拦下。
球没有直接拦死,拦到的球划着更高的弧线,不疾不徐的飘到了后排。
自由人魏潇依然不在场,林幕此轮是后排最主要的防守力量。
不过,这样速度的球,倒也不需要他去特别救,罗一鸣冲到拦网球的落点,顺势把球打到了前排。
抬臂,双手交叠,球就像是用力过猛一般,以更快的速度飞向了前排。
跟随球而起,林幕、韩晨,包括前排刚完成拦网周庭和李峰,以及发球回场的蒋立,蓬蠡队的球员们纷纷发动,总体的速度也跟着这个球传出的节奏,变的更快。
几步跑动,林幕到前排,攻手落位,然后就是林幕的跳传,韩晨的近体快打。
都不像是扣球一般的跳起够着打了一下,结果就是球在对方的防守拦网球员组织不及之时所漏出了老大空当间,直飞向东山昌邑队的中后排结合部。
东山昌邑的自由人卡位靠后没来及扑救,蓬蠡队发球局防守反击,成功再下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