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们的思路就是保持提速,而且,几乎就是维持着上两局输球时的速度节奏。
区别只在于,前面是多点分布,现在是一点集中。
从战术上来说,除了提速以外,可以说其他的所有思路都是最简单,甚至粗暴的。
传球快速,但执行快速的时候,传球的是林幕,韩晨这个主二传都只能排后。事实证明,韩晨也确实掌控不了猛然提速的节奏。
不是他跑不快传不出快速运转的球,也不是他传球没灵性,而是他掐不准队友们在快速的同时能配合上的点。
这已经不是单单是球员间的默契问题了,归根结底是经验和感觉的问题。
对球的感觉是天生的,韩晨欠缺,经验是锻炼积累的,他也缺,因此,韩晨心里尽管有些难受,也只能暂时把传球的主导交给了林幕。
只要是战术攻,林幕在后排,传球的第一执行人是林幕,因为林幕有那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他虽然比赛经验也不丰富,但他凭借独特的球感,能很顺利的传出既有速度,也适合队友发挥的球。
第五局比赛前面的几个球,再次把林幕和韩晨的一些差别真实的展现出来了。
不过,韩晨这个主二传也不是没有发挥的地方。
林幕到前排时,他提速后的传球有了用武之地。
不再多考虑其他队友,当林幕跑位正常,落位正常时,他需要做的就是,用他自认为最灵性的方式把球传出来就行,而最终目标很明确,林幕这个点。
至于其他队友在林幕前面或者后面,能不能中途拦到,后面接上,不考虑。
“好,接下来坚持这么打!”
暂停时间,李教练先说了句话,接下来就是林幕来用他的感觉给队友们安排交待,李教练都没有说太多。
他在旁边就只做一些查遗补缺的事,等到林幕说完了,他点头认同。
坚定了战术思路后,他看了看林幕,说道:“林幕,多注意保存体力,这一局你的担子很重!”
林幕点点头。
体力目前问题不大,他没感觉到疲累。不过,第五局才到7分,要打到15,双方都有得分的情况,还需要打10几个球甚至更多。
他前后排都完全主导之下,体力的消耗肯定会更大,确实要多注意。
这一场比赛,他们的战术思路已经变过两回了,如果他因为体力问题在场上不能完全发挥,战术上肯定又将会有局部变动,那可就真的难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