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知道你怎么做的,而且,知道你要传给人攻,但就是只能在确定与不确定间跟着你的脚步走。
最后,甚至依然无功,这份让对手的无奈才是王道的精髓了。
蓬蠡队的暂时没想那么多,反正按照安排的战术走。
而且,比起之前,他们确实是多了一些成长,至少有一点,他们现在懂得快速的提前于林幕,不需要跟着林幕才跑位了。
场上的蓬蠡队六人,温霄卿接球倒地,林幕在跟着球冲向前排,其余的4名队员,按照他们习惯的战术套路,同时在跑位到该去的位置上。
值得一提的是,蒋立这次都没给林幕挤的机会,先就主动的占住了位置。
一传球的落点在2号位,按照以往林幕带动的情况,大概时候是,林幕把2号位的球员也挤到球场中间。
林幕一般都是最接近端线的人。
三名攻手会被他推到一条线了,这有利于他的长传球调度。
可是提速以后,很多东西只是被动的跟,哪怕是衔接时间再短,也多少会有些时间上的迟滞。
因此,能跟上意识提前一步,在快速运转中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
现在的球就是如此,蒋立提前启动,没等林幕落位就已经站到了林幕即将传球的第一点前。
然后就是,林幕和球前后脚到了前排,接着,林幕毫不迟滞,甚至没怎么调整身形,赶到点后就跟着起跳。
人在空中才强行了调整身形使得身体侧对球网,调整中,林幕的手臂虚举,赶到了球的到来。
上手传球,平行于中网,速度依然很快的一次传球。
然后,就更简单了。
提前赶到的蒋立,离林幕的传球点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在林幕起跳时,他已经跟着起跳了。
这一下,让网前的东山昌邑队拦网球员们都有些不好抉择。
跳起来跟着蒋立动作,可以想到,大概会无功。
不跳,似乎也不行,这样的球,完全可以打个近体快,如果连拦网都没,那被得分同样是板上钉钉的事。
真是很两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