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完美

作者:夜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听到张勇凑近宋援朝说这事的时候,罗阳也不甘落后,这样好事可不能让张勇一个人独享,万一以后张勇有了自己却没,而李晓芸又喜欢看电视或者听音乐的话,不得老往张勇那边跑?不行,这怎么能让张勇这家伙占了便宜?所以罗阳也提出自己也要弄一套,对于罗阳的要求宋援朝自然不会反对,当即一口答应了下来。

东西一一摆好,然后插上电源试机。

其中电视机要麻烦些,如今还没有闭路电视网络,电视信号靠的是电视塔发送和电线接收,但由于城市建筑、地形和信号传输的本身原因,往往电视机自带天线接收经常会不灵敏,亏得宋援朝早就考虑到了这点,在购买这些电器之前就让秦正国在香江订制好了几套室外天线。

爬上屋顶,找了个合适的地方把室外天线给架起来,然后再把线从屋顶接到屋里,和电视机后面的插口接上。

弄完后,让屋里的人打开电视,人在屋顶调试室外天线,不一会儿的功夫屋里就传来了惊喜的喊声,电视机图像清晰了。

陈玉琴对所有东西都满意,看着东西从车上卸下来再拆箱再一一安装,整个人都是笑得合不拢嘴,尤其是当看见大彩电里出现了清晰的图案和声音后,陈玉琴就更高兴了。

至于冰箱,她更是摸着爱不释手,还追问冰箱是不是可以制冰?当问清楚怎么制冰的时候陈玉琴迫不及待地就拿着冰箱里赠送的冰盒子去洗干净,然后灌上凉水放进冷冻室里,高高兴兴地把手搭在冰箱上,感受着冰箱制冷时的微微震动和期盼冰块的早点制成。

罗琳恰恰相反,对于电视机和电冰箱虽然也很喜欢,可她最喜欢的却是那架雅马哈的电子琴和**l的音响。

电子琴摆在房里,这个位置是她昨天特意腾出来的。

插上电源,罗琳看了下说明书,按着说明书里的方式启动了电子琴,然后试探地弹了几下。毕竟是专业的,花了一点时间就搞明白了电子琴的用法,罗琳直接给众人弹了一首欢快的曲子,当曲子在悠扬的琴声中结束后,所有人情不自禁都为之鼓掌。

至于那套音响就更不用说,虽然不是专业大音响,可作为家用音响这套音响算得上极好,再加上**l的品牌,音质甩开目前国内音响几条马路。

现在的音响功放和控制器还没有被后世的集成电路产品所取代,依旧是用的电子管设备。

可从发烧友的角度来看,电子管音响设备才是真正的音响设备,相比更方便的集成电路设备,电子管音响虽然有着笨重和保养不便的问题,但音质却有着集成电路设备没有的那种温暖、清亮,换句话来说,电子管音响设备的声音更接近于原始的声音,而集成电路和数码音响虽然音准没有问题,却少了自然的感觉。

按理说,电子管音响设备需要“煲机”,也就是俗称的“热机”。这种方式是许多发烧友摸索出来的,宋援朝前世的时候听人说过一二。

经过一段时间“煲机”后,电子管音响设备就能达到最完美的程度,音质也会越来越好,在普通人听来虽然差别不大,可在发烧友和专业人士的耳朵里却完全不同,甚至唱片里微弱的一根针落到地上的声音也能在这些人的耳朵里听得一清二楚。

音响摆在林宇航他们屋子的西边厢房里,这里已经腾空了,整个房间只摆了两张沙发而已,除此之外还特意铺上了地毯,用来吸音,以后这间屋还会重新做一下装饰,换掉一些墙面的材料包括门窗材料,这样一来就成了一间专业的音响室了。

把音响放到位,接好线打开电源,随着电源的开启,从机器外壳的间隙能清晰看见里面的电子管如同小灯泡似的渐渐亮起来。

宋援朝和罗琳大致说了下这套音响的日常保养,建议她平时不要断电,因为电子管音响断电不仅会导致原本煲机状态的中断,同时也会使得电子管寿命的降低。

为了避免目前家用电力不受控制的中断和电压不稳,宋援朝还特意准备了一套不间断电源。

不间断电源这玩意早在六十年代就出现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从第一代可控硅型发展到了第二代晶体管形,就连第三代的场效应晶体管也已经开始出现,只是暂时还没完全取代第二代而已。

宋援朝准备的这套不间断电源是第二代的晶体管形,虽然体积稍大些,电源中断后运行噪音比较尖锐,可作为临时使用功能还是不错的,而且随着第三代的出现,第二代的价格直线下跌,从使用成本来说也是最实惠的一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