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推广仙稻

作者:姬浩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试验田只有三丈见方。

杨遇安将道景落于这小小的地块上全力催发,不到一个月,稻谷便已成熟抽穗。

有个十日,便成熟可收割了。

如此恐怖的生长速度,让旁边参与试验其他人惊为天人,怀疑这是不是某种仙家稻米。

杨遇安知道内情,自然不惊讶。

哪怕前世不经他额外催熟的占城稻,也差不多两到三个月就能成熟,再配合各种晚稻轮种,一年两造三造轻轻松松。

否则何以被称之为“仙稻”?

当然,经过他道景催熟的林邑仙稻,生长速度就更是惊人了,不到两个月就一造,那岂不是可以达到一年四五造?

不过杨遇安很快就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他的道景虽然可以加快农作物生长速度,却不能直接增加土地肥力。

反而因为他过度催发稻苗生长,这三丈见方的小试验田短时间内迅速榨干地力,接下来将寸草难生。

没有一两年蕴养,休想恢复如初。

他不由庆幸自己没有盲目动用外景催熟全郡的作物,否则到头来忙碌一番,导致丹阳赤地千里,那就得不偿失。

“毕竟是人工催熟,而非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前者乃是涸泽而渔,后者则属于边长边养,更可持续。”

经过这次试验,他对于自己的社稷之道有了更深的领悟。

顺应天地万物法则,不违背自然农时。

这正是计然之道第三重境界,知时用物,而非盲目追时。

林邑仙稻高产,耐旱,生长快,不挑剔地方,只要杨遇安不揠苗助长,对地力的伤害可以通过绿肥迅速恢复。

但也不是全无缺点。

譬如相比起传统白稻,仙稻色杂,颗粒细小,口感偏硬,绝对算不上什么上等食材。

可话说回来,如今世道丧乱,大部分人食不果腹,哪里有什么闲工夫考虑食材高不高级,是否可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