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师兄陪你到外面走走!”萧阎伸手邀请。
因为担心杨遇安在外头乱跑会出问题,更担心他又瞎练功,每次外出采药,第五观主都要求有年长弟子陪同监督。
在见识过杨遇安的医术本事后,萧阎主动包揽了这个职责。
“那就有劳萧师兄了!”
……
虽说可以外出,但范围只局限于江都城附近范围。
杨遇安私下表示过想到南边三十里外的长江边,理由是这附近合适的草药快采没了。
不过萧阎权衡再三,拒绝了这个请求。
这位小师弟虽然有些利用价值,但还犯不着为他得罪师傅。
毕竟后者才是对他萧阎前途影响最大的人。
“对了萧师兄,你上回不是答应过给我讲一讲当今修行者的事情吗?”杨遇安边走边随口问道。
“我有说过吗?”萧阎闻言目光警惕,“师傅不许你修行,问这些做什么?”
“还不是为了给师兄你们配药?”杨遇安半真半假解释道,“寻常温补的药材这附近所剩无几,剩下那些药性刚猛的,对剂量要求极为严格,增一分有害,少一分不足。我若是对师兄你们修炼的事情一无所知,万一用药不当,岂不是害了你们?”
“倒是有几分道理……”
萧阎沉吟片刻,道:“这样吧,太细致的我就不说了。就简单给你捋一捋大隋修行的体系。你可曾听说过‘勋位‘’?”
“我听城中老卒闲聊时提起过。”杨遇安点点头,“据说是朝廷为了褒奖有功之人而加封的荣誉称号,有什么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上柱国之类的……”
这些他确实是从城中老卒那里听来的,不过是魂归山阳渎的那种。
“怎么,难不成修行者的等级也是据此划分?”
“差不多这个意思。”萧阎颔首确认道,“天下修行的宗门派系何其之多,释、道、儒,三教九流,各家各派对于修行境界的描述有所差别,甚至互相之间意见相左。然则朝廷既要管理天下门派,总得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所以自前朝周武帝开始,公门中人便依照‘勋位’的名称,划分不同的修行等级。我大隋沿袭了这套说法。”
“从低到高,依次是:都督、仪同、开府、大将、柱国,共五个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