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前作出规避,就有很大希望活下去。
……
战争进程一如上次。
两军主帅一上来,先打一轮嘴炮。
魏主拓跋焘索求美酒以投石问路,宋将臧质则回以黄白污秽,以示决死之志。
前者心态先绷不住,悍然发动围城。
杨遇安一边利用上次记忆规避必死的战斗,一边又尽己所能救治伤者,很快得到城中军民认可。
“如此一来,窦四妻子在城中就更安全了。”
……
不久,魏军完成围城,城中宋人一时草木皆兵。
就在此时,魏主拓跋焘再次发动嘴炮攻势,表示自己可以用异族士兵耗死宋军,怎么都不亏。
这次杨遇安倒是知道臧质怎么应对了。
他将计就计,设法将拓跋焘的信传到城外异族士兵的军营中,大肆宣扬魏主视他们如粪土,劝他们立即倒戈。
若能砍下拓跋焘的人头,宋廷还有丰厚赏赐。
悄悄做完这一切后,他才正式写信回应对方。
信中自然不是什么好话。
出城送信的使者需要冒着极大生命危险。
这些本来不关杨遇安一个医者什么事。
但不知是谁说漏了嘴,城中有人向太守沈璞举报杨遇安曾是北魏中军幢主。
此时正值宋魏交战之际,事情可大可小,最后沈璞让臧质自己来处理。
“当初在城外收拢败兵之际,本将见你马上功夫娴熟,便猜到多半是个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