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世族与寒门

作者:姬浩真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一句:“元兄久处京师,过去又时常出入东宫,应该对故陈的朝政有所听闻吧?”

元斌点点头:“朝廷诸公对此早有共识。南陈之败,其一在于君主昏庸,宠信奸佞,朝堂一片乌烟瘴气。其二便是世族豪右鱼肉百姓,不得人心。故而当初王师一到,除了都城建康以外,其余各地大多望风而降。”

“后来虽有反复,但几个为首渠帅被越国公以雷霆之势拿下后,便再也溅不起半点水花。”

“不错!”柳师师接话道,“刑法疏缓,世族陵驾寒门,这便是江南贼患的根源所在!不解决这个问题,江南再如何富足,朝廷再如何推行仁政,也与本地黔首无关。”

“只可惜当今至尊一心在江南行怀柔之策,虽则再无发生开皇十年那种规模的叛乱,却也导致朝廷法度过不了长江。”

“若是这里能推行关中的‘均田’之政,何至于那么多人流离失所,落草为寇?”

元斌嘴角微动,久久无言。

老实说,柳师师作为九品行参军,末流小官,谈论这些已经有些犯忌讳了。

所幸在场之人,元斌自不必说,朝堂斗争失败的牺牲品,只会喷得比柳师师更厉害。

其他军士,对底层之事深有同感,也不敢得罪柳娘子,自然左耳入右耳出。

杨遇安更不会出卖师娘了。

反而想起当初坐黑船南下的所见所闻,特别是牙子牙婆的背后靠山,感觉柳师师之言正中要害。

实际上,“刑法疏缓,世族陵驾寒门”本就是大隋朝廷对江南局势的公论。

基于此,才有了后来苏威作《五教》律令,以重整江南法度的事情。

只可惜最后搞砸了。

这时元斌从柳师师的分析中回过神来,忍不住问道:“如此说来,邳国公(苏威)当初推行《五教》之令,反而是对的?”

“师师一介女流,哪里懂什么天下大计?”柳师师轻笑摇头道,“只是久处江南,见多了糟心的事情,便明白这里若想长治久安,终究需要恢朝廷该有的法度。操之过急,固然会引起本地世族反弹。但若得过且过,怕也会埋下祸根,危害将来。”

“就怕等朝廷诸公意识到问题严重之时,江南局势已经积重难返……”

元斌对柳师师的分析大体认同,但听到最后一句,却有些不以为然:“至尊与朝廷诸公何等圣明,未必意识不到江南之患所在。只是天下初定,需要效仿汉初文、景二朝,与民休息而已。待至尊百年之后,自有明君出世,补全至尊未竞之业!”

这种关乎天子是否圣明的评价,柳师师自然不敢置喙。

但杨遇安却可以童言无忌,反问道:“可万一至尊选了个昏君继位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