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给对方找些事来做。
……
“遇安要给我举荐天下英才?”
杨昭望着手中长长的一份名单,喜悦溢于言表。
虽然对方仍不愿意当自己东宫属官,但给自己推荐人才,这不就是心腹幕僚要干的事吗!
若自己是齐桓公,那杨遇安就算不是管仲,那至少也是个鲍叔牙了!
莫非我这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感化了他么……
“对了,何为‘凌烟二十四英才’?”杨昭指着名单的抬头不解问道。
“太子他日要实现凌云之志,少不得天下英才相助。这些英才要平步青云,也少不得择木而栖。君臣互相成就,故曰‘凌烟’。”
杨遇安随口解释道。
“此言甚善!”
杨昭忍不住大赞,当即认真记下纸上的名字以及他们的籍贯出身,准备稍后就派人去征辟。
这是杨遇安第一次正式替自己谋划,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得认真对待。
“咦,这纸上写的好像不够二十四人啊?”
“是这样的,我夜观天象,发现太子命定的辅星有二十四颗。但当中有些人的星象尚未显露,暂时无法以望气之术查到他们根脚,所以留白。”
这自然是瞎说。
真实原因是他根本记不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所有人的出身,只能将确定的写上去。
反正哪怕只有一半人,也足够杨昭去忙上好一段时间了,不会再来打扰他修炼。
说起来,这个灵感还是来自于尉迟恭。
在他的举荐下,尉迟恭已经成功当上了东宫千牛备身,跟柴绍同列。
东宫千牛的品秩比太子侍医要高一级,但尉迟恭并未因此轻慢杨遇安,依旧毕恭毕敬,逢人必称杨遇安为“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