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对发明出这些东西的人,佩服不已。
……
从咸阳至上郡方向的大道上,有一支军队浩浩荡荡开赴而来。
同样飘扬着黑龙旗,遮天蔽日。
主将的将旗上,书有一个巨大的“章”字。
是的,这支人数多达二十万的大军,正是由胡亥新任命的上将军章邯所统帅。
此大军同样也是由骊山刑徒、奴产子与大秦锐士,混编而成。
章邯此去目的地,乃是高奴城。
他准备屯兵二十六万(加上之前派去的援军、以及高奴城郡兵)于高奴城,拒扶苏、蒙恬大军于高奴外。
章邯能征善战,十分富有谋略。
他知晓,若是正面与扶苏大军硬碰硬大战一场,即便己方人数占优多达二十六万,扶苏方只有二十万,但也不是对手。
章邯所率大军乃是刑徒、奴产子混编军,战斗力远不如驻扎上郡常年与匈奴鏖战的大秦锐士。
虽然,于原野上正面对战不敌扶苏叛军,但是,借助坚固的高奴城池与充足的粮草后勤补给,阻挡叛军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章邯扬长避短,准备采用“拖”字诀,活活拖死、耗死扶苏、蒙恬大军。
上郡大军所拥有的粮草有限,最多坚持一年,无法从其他地方调集粮草,便要断粮。
但现如今的大秦是秦二世胡亥掌权,根本不可能从其他地方给上郡大军调粮草。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于军队重要无比。
一旦断粮,上郡大军将不攻自乱。
如此,章邯则可以做到,兵不血刃,剿灭扶苏、蒙恬之乱,立下盖世大功。
另外,更别说上郡军团还要时刻受到北方匈奴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