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独立于军部和内阁之外,直接由朱元璋统领,任务便是根据大明帝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战略规划。
这个战略规划包括大明帝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军事行动还是针对国内的大政方针制定,这个部门都有建议权。
当然也只有建议权而已,说的明白点就是只能纸上谈兵,具体的事情依然还是要交给内阁和军部来做。
其实之前大明帝国也是有类似的职能部门的,就是翰林院和科学院。
但随着大明帝国统帅的疆域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只靠这两个部门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就有了这个参谋部。
此刻听到参谋部拿出来的关于征伐三国世界的战略报告,朱元璋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
说实话对于参谋部拿出来的这一份战略报告,无论是两种方案中的哪一种,朱元璋都不太满意。
因为太过寻常了。
这不符合他的预期。
而且他心里已经有了更好的行动方案。
之前三年时间,朱标率领朱家军跟随黄埔嵩南征北战,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朱标自己现在也有了官身,被大汉皇帝亲封为大汉校尉。
与此同时,大明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已经基本控制了冀州大部分地区,可以说现在朱元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冀州豪族领军人物。
当然有鉴于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朱元璋这次并没有和之前几个位面一样采取杀土豪分田地的方法。
毕竟在三国位面还没有实行科举制,知识垄断在士族之内,根本就没有分田,让百姓自己耕作的土壤。
所以他采取的是以利诱之的方法。
通过粮食作为纽带,让冀州那些豪强们和大明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甚至不止是冀州豪强,就连北方的幽州、青州、并州等地的豪强同样也和大明有交易,即便无法控制那些豪强,但现在大明依靠商道绝对能做到对北方冀、青、幽、并四州产生影响了。
可以说现在论起对三国位面的影响,大明和四世三公的袁家已经不遑多让了。
这也就是他们起势的时间太短,要不然就连袁家也要靠边站去。
“现在的移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立即对参谋部的报告做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