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说大不大,可治疗起来就是很麻烦。
反反复复的脸颊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一侧头皮和脸颊电灼烧样疼痛,难受的很。
“李医生,这个病要打吊针吗?”
“不用,我们这里是针灸康复科,很少打吊针的。”
“那这病还怎么治?”
“谁说治病就一定得打吊针的?”
“我这个还要打点消炎的药水吧!”
李秀立:“......”
前一句话还说不用打吊针,病人下一句话就想要打消炎药水了。
老一辈留下的思维定势,住院不打吊针还叫住院?
他遇到过太多了,不打一点药水就心里不舒服。
对此,李秀立早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很乐意苦口婆心地和病人解释,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打吊针的。
就比如,现在医保管的严,病人胃部不适,可以进食,你为何不给病人口服ppi,非得打注射制剂?
病人没有禁食困难,或者禁食医嘱,就是不允许静脉用ppi,医保查到了,给你来一次十倍罚款,让你爽死。
想要我给病人打针?除非万不得已,为什么要给病人打?吃药他不香吗?
老人家“哦”了一声,“我觉得我这个病就得打消炎的,以前打了就会好。”
李秀立诧异。
类似于‘我以前打了消炎的,病就好了。’这种话,他遇到太多了,那些病人将消炎药说得神乎其神,药到病除。
到底有没有用,他是不愿意探寻了。他是一个很相信中医的医生,能用中药就不用西药,能用口服药就不肌注用药,能肌注用药,就不静脉给药。
将医患谈话签好字,与病人沟通了住院事项,李秀立给老人家做好了针灸。
其实,针灸治疗面痛与面瘫的穴位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