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锦衣卫的副千户,就好似一个可以算到十步以上的棋者,在听一个只能算到三步的孩子炫耀着自己的棋艺,并时不时的、不动声色地给出一些让后者听着很受用的赞许。
“哼……”念及此处,凌声儿不禁冷哼,她的脸也因羞耻和恼怒涨得微微发红,“好一个李崇达,看来跟你比,我还真的只是‘有一点点小聪明’罢了。”
…………
午时二刻,龙门帮堂口。
有道是拆台容易搭台难,方才还立在那儿的擂台以及解说台,这会儿已经被拆得影儿都没了。
此时,这堂口的大院儿中,以及院子四周的各个屋内,已是摆满了桌椅;那碗筷、酒具、还有一些凉菜小吃,也已陆陆续续上了桌。
很显然,这就到了绿林好汉们喜闻乐见的请客吃饭环节了。
“赛后聚餐”嘛,这也是孙黄二人自己最喜欢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他俩自己不用掏钱请客的前提下。
因为在筹备阶段准备得很充分,所以事到临头,“工作人员”们也都很靠谱——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干什么,可说是井井有条。
如何快速拆掉擂台,快速布置酒席会场,搬东西时从哪儿进打哪儿出,把观众们安置在哪里等候等等,这些都是事先要开会交代好的,且现场还要有几个负责人来协调指挥。
假如没有这种周到的安排,只是拟个大概的计划然后临时看着办,那这顿饭别说午时了,到未时都不一定吃得上。
到时候这帮从早上饿到现在、看完了打架又没事儿干的绿林好汉们,在混乱的场地里干等着,还不得闹起来?
正是因为预见到了这点,所以双谐不单是比赛筹备得妥当,从比赛转到吃饭的这个环节……也筹备得很细致。
总之,下酒的凉菜儿和酒先上了,这帮货也就安分了。
毕竟都是出来混的绿林同道嘛,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吹吹牛逼,大多数人都是乐意的。
至于新“龙头”是谁,两碗黄汤下肚后,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反正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位置本来也轮不到他们,他们就是来凑凑热闹而已,这段日子在广州也呆够了,今日来个一醉方休,明儿该去哪儿去哪儿得了。
就连双谐也没预料到,这“龙头杯”结合这“赛后酒”的效果,出奇得好……至少比以往叔父辈们选完人之后胜利者只宴请自己派系的人的氛围好很多。
一来呢,这人有“见面之情”;哪怕是平时关系不怎么好的两个人,只要不是什么深仇大恨,真见着面了,也得客气客气,再一来二去多聊两句,说不定就会发现其实也没啥说不开的,按孙哥常用的讲法,这叫“都是误会”。
二来呢,这回因为不是“选举制”,而是“比赛制”,所以这结果的争议就比较小;正所谓“武无第二”嘛,选出来的你可以说黑幕,然后根据你的理解举一举二举三……举出一百来个理由证明另外一个没选上的人更合适。但比武就没啥好说的了,大家都是手上过,你说谁谁应该赢,但因为他运气不好、分组不佳、跟别人拼个同归于尽了之类的,那他也怨不得谁啊,有些比赛,还有人进过几十次决赛,十次里八次拿亚军的呢,跟谁说理去?
简而言之,这顿酒,大伙儿喝得还挺欢。
后续那热菜上来了,气氛就更热烈了,已经有不少相谈甚欢者,开始就地拜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