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理出列,认真的说道:“成凉赈灾之事,户部于前日已派人前往安抚,若效果不佳,臣愿亲赴灾区落实朝廷的政策,传播朝廷的体恤之情。”
“至于北伐战事和西山大坝……臣以为,兵部和工部应马上拟定出紧急方案,将拨款分成批次,做到既在朝廷承受能力之内,又能不让事情停摆。”
“徐大人,你说的轻巧!”
工部尚书洛明义出列道:“西山大坝缺银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什么分批次,还不是让我继续拖?!”
兵部尚书铁戈也道:“我这就更难办了。将在外军令有可不受,王将军已打到夜丹境内了,士气正旺,会听兵部的书面文章?他只关心朝廷的银子能不能跟上,跟不上就是延误战机!”
“两位大人稍安勿躁。”
徐守理摆摆手,似是有所准备,慢条斯理的说道:“我只是让二位想办法缓一缓,没让你们真的一直拖下去。”
“我接任户部侍郎的时间不长,但已找到创收和节流的口子,缺的只是时间。这个时间你们能给我争取到,我就能给你们搞到银子。”
“国库的余银无法同时满足三方,那就只能让三方都望梅止渴。要不然怎么办?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
洛明义惊讶道:“徐大人真能搞到银子?”
徐守理向袁修抱拳,正色道:“殿前岂能作假?”
“好,就照青东侯说的办!”袁修定下基调,神色缓和了一些,重新在龙椅上坐下,道:“三位大人,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报!急报——”
就在这时,门外有侍卫奔跑进来,不顾殿前失仪,几乎是跪着滑行到台阶下,将一封急报举过头顶。
见状,大太监吕禄连忙将急报拿过来呈上。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刚刚缓和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
发生什么事了?
难道北伐战事出现了变化?
袁修原本是坐着看急报,看着看着,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最后将急报揉成一团,往台阶下狠狠一扔。
“混账!混账啊!!”
“堂堂陪都燕川,竟然发生了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