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忙到后半夜,才拟好了这八十九个人的去向,命人明日一早递到兵部李邦华那。
按理说这事儿应该是兵部负责,可前些日子李邦华找到了他,说这事儿兵部管不了。
为啥?
打招呼的人太多了。
农家子弟自不必说,那些勋贵,都想着把孩子分配的近一点,自己也好有个照应。
比如京营,装备好,站力强。比如勇卫营,陛下的亲兵。
李邦华一看这情况,直接甩锅给了朱由检。
好家伙,合着当皇帝的不怕得罪人是不?
既然这样,那就全部把他们分了出去,一个留在京城的都没有。
去的人数最多的地方是辽宁,足足有三十八人。
接着是九边,各自分配了四到五人。
最后根据籍贯,把六个南方学生分配到了台湾。
第二日
朱由检来到了军校。
经过几年的发展,军校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原本矮小的树木变得高大。就如学校里茁壮成长的少年一样。
操场上,朱由检把他们召集在了一起,他们热切的看着眼前的校长,大明的皇帝。
“同学们,首先,我要恭喜你们。
今天是你们从军校毕业的日子。你们即将奔赴军营,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在此,我想给你们几句忠告。
明日,你们就要去兵部报道了。你们拥有同样的起点,但绝对不会有同样的终点!
你们选择的这条路,绝对不是平坦的,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所以,不要幻想自己一出校门就成了受别人敬仰的将军。
在你们的军旅生涯中,你们会遇到不同的敌人,你们要与之战斗。有可能会成功,有可能会失败。有可能活着,也有可能会死。有可能当上将军,也有可能一辈子是个底层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