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天岂有师

作者:夜星月语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以无论是老朱还是他都不是太愿意让慧昙西行,可他从洪武二年就不断上求,若不是知晓当今圣上的脾性怕牵连无辜,恐怕早就趁机溜走了,禅宗的人可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

“也罢,本宫就帮着劝一劝,圆了大师的夙愿。”

“行在心路也当不忘日日夜夜为大明为圣上为殿下祈福安康”

一旁的和尚道士齐声念道:“阿弥陀福(福生无量天尊)”

通禀一声后朱标以及几位德高望重的僧道就一齐入内了,多是京中内外寺庙道观的方丈观主,天师入京自然是要来相见的。

朱标自然是走在最前面,入内既见一身着赤紫五彩云霞二十四鹤鹤氅,头戴九阳玉环雷巾,腰系金丝带,脚蹬朱丹舄,手执牙笏、佛尘的道人侧立一旁,虽一身御赐衣冠但还是遮掩不了气质上的云虚缥渺。

“儿臣(贫僧贫道)拜见父皇(圣上),父皇(圣上)圣躬万福。”

上位的朱元璋面沉如水随意道:“都免礼吧。”

“贫道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安康。”

朱标虚扶道:“天师安好。”

寒暄片刻皇帝赐座,朱标自然是高坐于上,仅次于老朱,纵然是天师禅师也不能与他同列,这就是天地君亲师,方外之人亦不可免。

“特奉殿下之命,携了先代天师亲注的《老子想尔注》《正一经》、《天官章本》等道经符书二十四篇献上。”

两个道童捧经到了朱标面前,朱标大概翻看几眼后满意的笑道:“劳烦天师亲自走一趟了,只是本宫有一问困惑许久,不知天师可否解惑?”

“贫道方外之人,只懂得家传所学,只能尽其所能知无不言。”

朱标沉吟片刻后问道:“天至尊也,岂有师乎?”

朱元璋目光一亮,其余僧道众也是心神一紧,果然还是犯了忌讳,只是不知晓到底要闹到多大地步,僧众还好道众就有些担心正一道会不会受打压,毕竟全真道已经废了。

当代天师张正常到底不是一般人,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曰: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天师,始尊称黄帝大臣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也。言道者,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谓曰天师”。”

这是避重就轻,朱标接着问道:“岐伯,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柩,总为内经十八卷,为我华夏医书之祖,万族敬仰天功地德尊为天师。”

“何以天下无岐天师而有张天师世袭罔替?”

门口站着的几个礼部官员兴奋的眼睛都瞪大了,早就看不惯这群和尚道士念几步经书道藏就能受封号享二品大员的礼遇,我等寒窗苦读十余年,何以还在低品,皆是欺世盗名!

张天师身子微颤了一下,再如何他也不敢说自家功德能超过岐伯,中医素称岐黄之术,可见岐伯当属首功,素有中医始祖之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