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说法,地壳不断运动变化,运动中的地壳板块携带的水进入地幔,在高温下与地壳内部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石油......
总之,后边这些观点支持石油是可再生的,不过周期长了些。
事实上,至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超大型的油田完全枯竭。
苏熊时期的巴库油田曾一度枯竭,但在进入新世纪后爆出消息,它又开始产油了。
石油资源往往储存在盆地,储藏在地下储油层或岩层中。
开采石油,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在盆底位置钻井,适度抽取石油,这样周围的石油会自然填补抽取的部分,就能保证油田的寿命以及较低的开采成本。
而达庆油田,经过多年的、高速的、掠夺式的开发,早就出现储、采失衡的的状况,可开采的储量越来越少,未动用的储量品味越来越差,资源接替的矛盾非常严重。
同时,油田各个油井含水问题非常严重,许多油井含水率突破90%,产量递减越来越快,一些油田已经达到经济开采的界限。
接下来就是效益问题了,开采成本逐年上升意味着利润空间逐年变差,这当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于是在今年初,达庆油田就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措施就是精细本土、发展海外。
精细本土,就是找油、控水、压减产量、梯次开发、科学开采。
发展海外就是要走出去,参与世界能源分配。
达庆高层认识到,国际各大石油公司,无一不是确立了全球市场观。
过去几年,达庆油田也有一些海外业务,主要是技术服务,今年他们提出了从服务向勘探开发延伸,力争在海外业务上占领一块。
而就在这个正月里,王宏斌在酒桌上问达庆领导:开发库页岛的油气田,达庆要不要一起来,西澳那边还有个大型气田,有没有想法?
达庆高层立刻就来了精神,上杆子请王宏斌吃了几次饭,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远东油气公司将拿出几个油气田,请达庆协助开采,合作的大框架是:远东出钱,达庆出人,远东出设备,达庆出技术。
合作落实后,库页岛开采的油气通过长输管线以合适的价格送到国内,原油交给达庆处理;西澳的天然气则由莱纳股份包销。
达庆有点遗憾,就是不能获得产权,输出的仍是技术和劳务,没法实现在海外业务上“占领”一块,不过可以慢慢来,王宏斌说了,库页岛3号工程准备招标,到时候一起玩。
达庆高层跟打了鸡血一样,王宏斌告诉说不急,等段时间来个惊喜。
这么一等,就到了清明节后,王宏斌邀请达庆安排队伍一起去滨海的龙兴岛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