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临行安排 到外婆家

作者:未失未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就是嘛,要是出点钱就能读好书,你们一个资助我点,明儿我就给你们抱一个状元回来。”

“你先把笔杆子拿对了再发言!”

热情的村民忘记了生活的烦忧,咱们村儿虽然没了,但好歹出了个读书人,这要去郡城了,看看周边的村子,哪里出得了这样的人才?

郡城那个地方的布匹花色更多吧?要是能买回来给家里大人娃娃做两身衣裳,那就好了,逢年过节的,怕是好喜庆。

长盛再次举杯,诚恳道:“各位叔伯乡亲,他日我寻到好的去处,一定让大家去安心落户,在此之前,还望大家互帮互助,相信我,好日子会来的!俗话说千金难买意气好,你们的厚爱,长盛长长久久,铭记于心。”

“哎哟,你这孩子,咋个使得嘛,你好好读书,等你以后正儿八经当官,有能力帮我们的时候,你再这样想。”

“嗯,他说的很对,等你真的出息了,我们等着去给你贺喜!”

一些妇女眼眶泛红,在这一刻,她们就像看自己的孩子。

长盛自小讲礼貌,爱喊人,关系亲近些的,路上遇到,喊得你眉开眼笑,好像身上背的东西都轻了几斤;关系远些的,也听说韩家老大有个好儿子后媳妇,虽然自己吃牢饭去了,他家婆娘硬是把孩子带得那么懂事。

“看嘛,以前我咋说的,我就说这孩子大小那么懂礼貌,长大肯定是个读书人,好出息啊。”

“牛又在天上飞了,还是不长盛现在整得走了,你才说这个。”

“你以为老子是你?你问问张三,这句话我早几年就说了。”

“你厉害,你眼睛好使。”

······

见大家兴致高涨,七嘴八舌,长盛按下心里的打算,转头坐下,和保长村长一起商议起来。

也许是大家觉得自己和长盛聊天有些找不到话说,也许是觉得长盛已经是读书人了,不能沾染自己这种俗气,除了关心言语,竟是无一人单独找长盛说话。

地方够大,篝火照旧,这是离乡的村民再次感受到在家乡的气氛,镇里虽然半天路,可终究不是家乡。

热闹的集会持续到了很晚,大家散会的时候,村长和保长二人给大家散了些银钱,按户算的,没多少,每家都够开支两个月的盐米油钱。

办完一件事,韩长盛并没有太开心。

吴大叔他们几个,单着一只手,给人家喂马料,只能做些简单的,人还嫌他们拿得少,说起来汉子们相互调笑,可是生活的心酸,长盛岂会不知?有钱那段时间,大家好像约定好的,几乎家家添丁,现在正是要钱的时候,但愿能有所帮助吧。

二林的爹娘都在县城,长盛一家都在书院,所以两家人平时倒也不便往来于长盛家,只是杨翠隔三差五带着孩子们去上门拜访,和二林他娘一起纳鞋,比拼手艺。宅子不小,镇上的乡亲有事到县城,大多是在这里进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