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章 匆忙逃命 终究被抓

作者:未失未忘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赤真开口,玉阳乖乖坐回主位,长盛实在不知何种行状才是玉阳真实的自己,众人正襟危坐。

“百家兴盛之势,不可阻挡,此事韩道友已知。然百家真正成型,著书立说,流传后世,启迪万民,还需要一份天机相助,方可长久。天风无君王修道之患,这些年百家兴盛,大有超出我天武之势,陛下修道,皇家修道,我等实在是有碍万民,故此,承泽道友才致力于陛下让位,之后,我等也会归隐山野。”

赤真说完,坐下喝茶,一耄耋老道起身,朗声道:“我道门祖师有言,人间之事,需天道齐显,才能万世太平,各灵有所得。灵为何?我们认为是世间万物的那一点灵光,而天道为何?祖师并无明确指示,经过这无数年来的探索,我道门大致得出,苍生之道,即为天道的说法,然苍生之道,并非我辈可以体察,非是不愿,实是先天不足!而佛家这些年,也得出普度众生,方是真生的说法,这两种说法,是目前的两门教义!有教义指引,两家自然走得远些,百家,多处于教义将立未立之际。承泽道友,该你了!”

李承泽心虚地看了眼长盛,见他一脸认真看着自己,只得清了清嗓子,认真道:“本人生命特殊,自小生而知之,但所知之事,又不似人间之事,不知归处。韩道友勿怪,这其中诡异,承泽苦心钻研十来年,也是一无所获,直到到了横斗观,看了许多道家典籍,才隐隐明白,我之大道,便是教化万民,然,天武陛下是我生父,如今行事,我要遵从这天地间的规矩,为质八年间,我厘清自身乱麻,这其中,却并无多少韩道友详询之事,我之大道,于道观相合,故而,大家道友相称。”

这都是些什么?天一句,地一句,李承泽的言语让长盛听得云里雾里,他只是大概知道,道家和李承泽都打算是为万民继世,为天下开太平。

天风无君王修道,故而百家大兴,天风的修士有底气裹挟皇帝与天武开战,而天武有皇家修道之患,虽有潜龙柱镇压国运,可那并非长久之计。

后来的谈话中,他才知道,贤王想走的路,是想用天下供养自己,可他不信道观众人所说的天道为公,自己都不做皇帝了,还要怎样?

天道真的公平吗?天道真的为公吗?

长盛不知道。

他本以为,此番前来,可以解开他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疑惑,没成想,疑惑反而更多了。

“各位道长,长盛还有最后几个问题!”

“小神仙不要客气,尽管问!”

玉阳嬉皮笑脸,又换了一副行状。

“一是,血重之说,在道门是何意?二是,道门祖师是谁?三是,万物之灵,究竟为何?”

“这?”

众人相识,迅速讨论起来,有序。

良久,赤真道长抚须到:“血重之说,源于我道门之法,道门法术经文,讲求契合天地自然之道,一般说来,道友若是生辰特殊,或者魂魄极盛,又或者正气旺盛,对邪物有天然压制之效,于我道门而言,便是血气极重。而道门祖师,他老人家的存在,不可考究,我道门确切开始于何时,已经是历史的谜题。而天地万灵,这灵字,当是不止人们常言的一点灵光,道门至今,无法具象这个灵字,大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这个灵字,当是有生命物体的生命本源,无生命物体的生命潜力,这还是结合云岭僰人族典籍,得出的推论,可惜并无僰人族修行功法,否则,会推测出更多要义。”

“说道此处,我想问问,为何整个天武,只有云岭是佛道同立?而百姓家事,都是请掌坛师一脉扫送驱邪?这和天武其他郡县,大为不同。”

这个问题,问住了在座的所有人。

此时玉阳小心翼翼到:“师伯,云岭掌坛师一脉众法皆修,佛道相济,会不会道家和佛家,修到最后是一条路?”

此话一出,众人震惊,都在细细体会此间话语,结合个人这些年研习的经典既要,各有所得不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