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资敌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个国家,一个主义,一个领袖!

有李自成这一个反王就够了,余者统统消灭!

……

第二天,李自成赶往端氏镇。

手下无人可用,啥事他都要亲力亲为,忙的团团转。

李自成刚指导着烧水泥、造蜂窝煤,留在沁水的张兴教又来信。那边设立税务局的事不顺,县里要谈判。

隔天,李自成又匆匆到了沁水。

招待他的仍然是刘兆敏刘师爷。

师爷又称幕友、幕宾、幕客等,无幕不成衙。

但凡县令上任,刑名师爷、钱粮师爷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两位助手。他们杂学博识、睿智精明、处事周全,熟谙地方种种门道——这都是从幕资本。

前者协助县令审理案件;后者为东家办理钱粮奏销、地丁人口、杂税征收等业务。

因为科举出来的县官几乎毫无执政能力,异地为官又两眼一抹黑,不请师爷玩不转。

知县令到任之后,师爷先要出面去找衙门各房书办谈条件,讲斤两,勾结起来各取所需。

刘兆敏是湖广襄阳人,家传本业是刑名,但他学艺不精,一直混不到好东家――跟随的大多是些在偏僻小县里打转的举人老爷。

小县城人口少,打官司的自然也少,没啥油水。

所以刘兆敏又兼学了钱粮。虽说不甚精通,但一人身兼两职,不仅自己多一份收益,东家也少一份开销,皆大欢喜。

随着革命军到来,沁水上一位知县拍屁股跑路,刘兆敏却认为当下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他和新任知县杨任斯攀谈半日,顺利入幕。

老杨自己也带了刑名、钱粮两位师爷,人家千里迢迢的跟来又不好辞退。刘兆敏就说自己不要东家供养,反正他背靠短毛足够吃饱了。

“大统领,还望您老收回成命,税务局真的不好设立呀。您老之前说过,沁水县开了城门就秋毫无犯,现在岂不是食言而肥?”

“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李自成搓着小胡子,“要不,你们关起城门,我再打一次?革命军明早就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