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题则只有一个,需要以《秋》作一首诗或者词。
李易扫了眼谢婵三人,忍不住扯了下嘴角。
他若想以对子过关,就要连续做出十二个不同的对子。
虽说对于热爱文学的他来讲不算什么难事,但他却并不打算用这种方式登船。
“实不相瞒,我等对梦烟姑娘神往已久,若是稍后的诗词做的好,姑娘可否为我等引见一番?”李易微笑道。
丫鬟眉头蹙起,提醒道:“一首好诗我只引见一次,你们都想让我引见,却是要每一首诗都做的极好才行。”
李易拱了拱手,问道:“姑娘稍等,待我兄弟几人去馆中取些笔墨,写完便给姑娘送来。”
离开河畔,李易看了眼不修边幅的卢平,还有身宽体胖,明眼一看就没有丝毫才子气度的赵宏。
微微摇头,李易言道:“老卢,我去写诗,你去买四把折扇,待会有用。”
卢平没有多问,答应一声便往人流密集处行去。
…
云厢馆里,李易接过了赵宏递来的纸墨。
“你真会写诗?”赵宏忍不住询问。
李易握着笔,没有回答赵宏。
大魏文字与秦篆体极为相似,字义也并无太大不同,如今他已通识魏文,若想将记忆中的诗词用魏文写下并不是难事。
赵宏声音刚落,李易便已落笔写下了第一首诗的开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赵宏目光落在纸张上,念出了刚写出的诗句。
一旁,存着看热闹心思的谢婵,跟着默念出了下一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念罢,两人便感觉到有一股开朗达观的念头跃然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