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夫人看了看孙松畏缩的神情,眼眸中露出悲切之色,安慰道。
孙翊被刺之后,她把前前后后的事情想了个遍,最后才稍稍理出一个头绪。
孙坚有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
真正打下江东基业的,是长子孙策。
单一从继承人的角度来说,孙绍是孙策的儿子,应该最名正言顺,可惜,孙策死时,孙绍还小,江东又面临曹操、刘表的威胁,年龄排第二的孙权兄终弟及,继任吴侯之位。
孙翊、孙匡两人排第三、第四,就要悲催了许多。
尤其是孙翊,与孙权相比,年龄只相差几个月,同时被举荐为孝廉,同时被礼辟,世赞骁悍果烈,有兄长孙策的风范,张昭等大臣曾提名孙翊为继承人,孙策考虑到立长更为稳妥,拒绝了这一提议。
要是单单这样,孙翊的人生还不算什么,顶多当一个闲散王侯,也是逍遥自在。
孙权继吴侯位之后,任命孙翊为丹杨太守,结果到任当太守没几年,孙翊就被家将边鸿所刺杀。
郡吏妫览、戴员更是猖狂,不仅把将军府洗掠一空,妫览还入尽掠孙翊妾室,在瞧见徐夫人美色之后,更是想要尝一尝将军夫人的滋味。
危急之时,徐夫人一边假意用言语安抚住妫览,一边暗中与孙尚、傅婴、徐元等孙翊旧部定计,于将军堂前诛杀妫、戴两贼,并以首级祭孙翊墓前。
孙权在得知三弟孙翊被刺杀身死之后,碧眼怒睁,拔剑出鞘,怒不可遏,他的兄长孙策,就死于刺客,现在孙翊也死于刺杀,这实在太巧合了。
气怒之下,孙权不听劝阻,下令尽诛妫览、戴员全族,千余口不管男女,包括老幼在内,一个也没有活下来。
就是这一杀,让心思缜密的徐夫人心里起了疑问。
边鸿是孙翊的家将,也就是心腹之人,怎么会有杀孙翊之心,这背主的事情做下了,天底下谁能容得?
妫览、戴员是丹杨郡吏、郡丞,这个职务是吴侯府的任命,怎么会和边鸿勾结到一起。
而孙权在孙翊死后才出头,连将妫、戴全族俱灭,这是想杀人灭口?
这些疑惑让孙松心惊胆战。
留在江东,就是死路一条,只有脱离了孙权的控制,才能有活路。
徐夫人对自家的危险看得比孙松还要清楚,这一次她主动找上大乔劝说,要不是有她的坚持,性子柔弱的大乔还不一定能下决心。
相比徐夫人的镇定自若,大乔夫人要更加不安一些,她也不知道这次信任刘封,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