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绪,你要相信陛下,他心胸开阔,志在天下,有高祖、光武之才,大汉的复兴,需要天下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你这一身本领,要是荒废了,那才是可惜。”
有陆逊、朱然上一辈的交情,有父一辈都曾是东吴大将的相似经历,陆抗殷殷相劝,并不会引起施绩多少的反感。
“幼节,就算陛下不介意,步氏还有军中有亲眷死于我手中的人,他们也会有怨念。”施绩还有些顾虑,喃喃不确信的说道。
在他想来,自己这个和蜀汉作对多年的吴国大将,能够退隐乡邑,保全一命,就是万幸。
陆抗听言摇头,安慰道:“公绪,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有死伤也是常事,这怪不得我们统兵之人,要是连这点心胸都没有的话,陛下也不会容他。”
“你再来看,汉吴之间虽有不快,但毕竟曾结盟了一段时间,战事也就那么几场,汉魏之间是仇敌多年,现在汉军之中,归降的前魏将领,也有郭淮、夏侯霸等数人,他们与汉军将士之间的恩怨,可比你施公绪要大得多,深得多。”
听到陆抗这么一劝,施绩长久沉默无语。
最后,他终于叹息一声,向陆抗低下高傲的头:“幼节,陛下那里,还要烦请你帮忙说项,朱家、施家的子弟,不能因我一人而荒废了,至于我的去处,就由陛下作主吧。”
施绩屈服了。
他不是孙氏宗族的子弟,也不是朱治的真正血脉,从他父亲施然开始,施家两代人为了孙吴,已经付出了甚多,现在吴国已亡,要是再抱守残缺,那就是愚不可及了。
有张嶷、陆抗、薛莹等人安顿后方,刘封即马不停蹄的乘船东下,与丁奉的汉军主力一起,合攻孙吴在江东最后的重城吴郡。
吴郡,也就是后世的苏州城。
这是一座开发极早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之时七霸之一吴国的都城。
夫差和西施、勾践的故事,在后世人人皆知。
刘封在穿越之前,曾经到过苏州多次,他这一次前往,也是想着着,三国时期的姑苏城,和后世的苏州城有什么大的区别。
吴郡。
孙和得知建业失守,孙鲁被俘、孙和投降的消息,惊得坐立不安,连忙将正在整军督战的吕岱给叫过来商议大事。
“大司马,鲁王和亮弟都已失利,这大吴只剩下和一人支撑,蜀国大军又将杀来,我们怎么办?”
孙和哀哀红着眼睛,无助的看着吕岱。
父亲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官员,随着一次次的吴蜀大战而消耗殆尽。
吕岱现在是最后的支柱,孙和生怕这一根擎天柱再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