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帝的重点不在天象的成因,他直接再问从正月到四月各地的天气,尤其要去年腊月初一下过雪的地区的。
除了酉州府,这些地区楚清都去过。
一番查问,皇帝知道楚清在这些月份上打叉叉是什么意思了——凡是坏的预测,全对上了!
十二月: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去年这时候下雪;
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正月初一夜里下雪;
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风有雨病人稀——惊蛰这天,无雷也无雨;
三月: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三月全月无雨,清明也无南风;
四月: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春雷如果响在甲子日或者庚辰日,肯定这一年会起蝗灾庄稼受到损失,这点不能确定,但是至少楚清那里在这两日中打过雷。
太史令卓琢磨了一下这几个月份的天象,开口道:“皇上,半月前,金星、木星与太阴星连成一线;下一次连成一线将在半月后。”
太阴星就是月亮,这三颗星连成一线,被称作“双星伴月”,或“金木合月”。
“主什么?”皇帝发问。
其实,作为帝王,天文、历法都是他少年时期必学科目,他知道“双星伴月”,但还是希望太史令能说点别的。
“主……大旱!”太史令说道,然后把另一句话狠狠咽了下去:“月与岁星同光,即有饥亡。”
“月与岁星同光,即有饥亡。”皇帝把这句话说了出来。
站在一旁等着帝王指令的户部尚书刘聚,这会儿终于也明白了为什么叫自己来听他们讨论天象。
这不是讨论天象,而是在讨论旱情啊!
刘聚开始在心里拨算盘,今年,各地均报了旱情,但是尚未成灾,奏报中只说缺水,农田难以灌溉。
当然,各地官员这种奏报,在刘聚看来,是在做铺垫、打埋伏。
每年各地均有旱情、水患,只是程度不同。
现在,北方春播刚开始不久,及早报上来,只提旱情不提灾,那就是为秋后税收减少做铺垫:不是我政绩不好,是老天不给力。
若是旱情演变成灾情,正好,给向朝廷要赈灾款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