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多,两名衙差也不敢太咋呼,只说:“行啦行啦!扯别的没用!这是朝廷的意思,县衙也不过是执行上面的命令。”
这倒是实话。大伙跟这儿争来喊去也解决不了问题。各家该服役的一个也少不了。
一上午的好心情就这么一下全没了!各家都闹心起来。虽然说服役只需一个月,其他的徭役也都免了,但是刚才衙差不是说过了么,全县轮完了再来一圈,还得服役。再说,开铁矿哪有一个月就完事儿的?那不得长年挖矿?
还有,这徭役就是无偿使用劳动力,这些服役的人不但得干活,还得自备粮食。以往服役,官府有时也每天发放一顿饭,也就两个窝头,主要还是靠自己带干粮。但是新皇登基这几年,战事不断,官府都不给发干粮了,全靠自备。
这种修桥铺路、采矿挖煤的徭役,又苦又累不说,每半月才给休息一天。每次服完役,人就得脱层皮。
虽然都无精打采,但是每个人手下的活却是一点没停,还越干越快。多干一点儿是一点儿,多赚一文是一文。
楚清心里也烦闷,这个大订单刚开工的第一天,就要没人干活了吗?实在不行,明天就去县城再雇些短工回来。那些要价便宜的流民是指望不上了。百家兴不是说但凡有徭役,流民就必须上的么。
晚上,村民们都回去了,他们要回家给去服役的人打包行李。下午的时间,基本上各家都确定了人选。
楚清找到百家兴,询问他的看法。百家兴给楚清吃了个定心丸:干活的人不会少。
“为什么?”楚清不解。
“下午我听了各家的议论了。他们就算男人去服役,家里还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百家兴解释道。
“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养家,这样的活可不好找,他们都珍惜得很,再说,除了挖土、挑土,没太大的体力活。力气小点的也能干。我听他们说,反正一天管两顿饭,大不了晚上收工晚点,怎么也能保证现在的收入。”
“甚好,甚好。”楚清总算不薅头发了。
小宝递给百家兴一个袋子上印着大拇指的点心包。然后还不忘收回空纸袋。
“咱们的人也得去,这次我就带头服役,下次你看着怎么轮换好。那十个长工肯定得去了。”百家兴又说。
“不是说可以‘纳银代役’吗?”楚清问。还是叫“雇人代役”来着?反正意思就是交钱代替服役的意思。
“老大,五两哪!五两都够娶个媳妇儿了!当兵战死沙场,朝廷也才给五两抚恤银子。咱不花那冤枉钱!不就一个月,挺挺就过去了。”百家反对。
“不去!五两就五两。我的人,我说了算!”楚清霸气豪横。
“老大……”百家兴有点感动。刚签了卖身契,主家就护着了,能不感动?当家丁一个月800钱,就不少了。五两银子,半年多才能挣到。
变化还是明显的。征了徭役才三天,这干活速度就明显下降。来做砖坯的都是老弱妇孺。为了保证收入,每天散工得更晚。
因为是计件付费,所以没有加班费。但每天的砖坯数量还是能够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