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教育这东西,至少教人的人相互要配合,若是孩子的话,那就是学校和家长要配合。比如州学要教你爱惜粮食,那么娘首先自己爱惜粮食,然后以身作则;学里也不浪费粮食,制定规则。
小宝:那如果被教的人听不懂呢?
楚清:那就要耐心地多教啊!“笃”嘛,教育就是要踏踏实实的。
小宝:娘亲,小宝想你!
这么一折腾,又半个多月过去了。
书信往来四个月后,楚清终于弄明白小宝为什么每次都提到“被教的人听不懂”了。
这是开的科目多,孩子知识存贮不够,理解不了,厌学了呀!
“楚元!”楚清捏着小宝的信喊道。
“来了,老大!”楚元蹿进帐篷中。
楚清最近一直住帐篷,就像在草原一样,反正天气暖和,她就各地住,方便查看那一百多万亩的棉田。
“你回吉州一趟,给小宝先办理半年的游学手续,然后带到这儿来。”楚清吩咐道。
“游学?不耽误孩子功课吗?”楚元操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得行路!”楚清说。
“得嘞!我这就回!”楚元才不管听没听懂呢,他就是那么一问。小宝要来,他才高兴呢!
没有小宝在身边,楚清一天天的跟个木头人似的,除了正事就没话说。太没意思了。
小宝五天后到了。看到楚清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却是站在那里眨了几下眼才扑上来。
这小孩有些奇怪,平日里平平淡淡,完全没有同龄孩子的七情上面,反而总给楚清一种他在随时克制情绪的感觉。
别的孩子高兴了就笑,不高兴就哭,很直接,小宝却总是要考虑上几秒钟。
就连他都那么想娘亲了,按说别的小孩早就扑到娘亲身上,可小宝愣是反应了一会儿,仿佛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扑上来。
唯独一次直白的表达,是楚清在新伦州宝清盛北栈受伤回来的那一次。
“想啥呢?”楚清拥住小宝,“不认识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