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瞪两眼发现贾母也开始瞪他,贾政立马神色一收,对贾母拱手道:“儿子以前也从同僚的口中,听说过这句话,盖因他们都说,这是出自我们家琏儿之口。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如海上奏给圣上的奏疏中提到的话,原本以为是如海有意提携琏儿,所以故意抬举他。
如今既然外甥女这么说,想来倒果真是出自他的口。
若是这样看来,只怕琏儿果真是有些才思的,能够作出这些句子来,倒也就说得通了。
只是他以前为何不大显露……他的心思,我是猜不到的,只怕不能以常理置之。”
什么家国天下贾母不大关心,倒是贾政一句话她深有感触。
贾琏这孙子,确实不能以常人置之!
就拿昨日的事情来说,在那样的大事面前,一般人哪个不是巴望占便宜,出银子的时候,躲着些!
贾琏倒好,竟然大方到主动把他父亲的遗产都交出来给家里修建园子!
虽然后面来看,他大概是想要迫使珍儿让出荟芳园的地盘,但这也不是一般人应该有的行事方式。
她和王夫人两个愿意出银子,是因为真心疼爱元春,不忍心看她有这样的机会还不能回家看看。
但是贾琏呢,元春进宫的时候才是个半大的少年,他图什么,难道就图个热闹?综合以前的种种来看,琏儿这小子,或许真的跳脱出了“俗人”的范畴,行为方式,行事方法,都不能以常理置之。
说不准,这些诗词还真有可能是他写的呢。
“老太太,我方才听说琏儿也回府了,咱们与其在这里猜测,不如把他叫过来,对面问一问不就好了?”
对诗词这些毫无兴趣的王夫人,忽然开口说道。
贾母一扶额,“瞧我,可不正是。
鸳鸯,你去一趟把他请来,就说我们有话问他。”
什么样分量的人,用什么人去请,是有讲究的。
现在的贾琏,可不能像以前一样,随便什么小丫鬟都能去叫来了。
……
趁着天还未彻底黑下去,鸳鸯也不耽误,独自一人便出了贾母院往凤姐儿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