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法国王室混乱不堪,国王查理六世患有精神病,国王的两个亲戚——勃艮第公爵与奥尔良公爵路易,经常为了权力争吵不休,这两人的支持者被称为勃艮第派与阿马尼亚克派。”
“在这种环境下,贞德13岁就举起长剑,踏入了战场。”
“虽然得到了查理授予的兵权,但是帝国之内,不少谗臣都对贞德虎视眈眈。”
“而当时的法兰西士兵们,在战场一年接着一年的可耻失败,法兰西帝国在军队和人民的领导地位上已经士气低落而名声败坏。”
“只有一个已经到达了存亡最后关头、却全然无计可施的政权,才会在绝望下去相信一个自称受到上帝指示的农村文盲女孩,让她指挥国家的军队。”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贞德她成功了!”
“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身处战斗的最前线。”
“到了公元1430年5月,查理七世的议和计划已经落空,因此派遣贞德率军前往巴黎北部的贡比涅地区布防。”
“可惜的是,贞德在这场战争被勃艮第人所俘虏。实际上法军并未在这场战役中占据太多优势,当贞德下令撤入贡比涅城时,城内守军担心英军会在法军后撤时攻入城中,所以早早关闭了城门,导致大量的法军士兵和贞德本人都被隔离在了城门外。”
“而后,勃肯敌人,为了取得英格兰人的欢心,将贞德交给英格兰人。”
“一个少女,落入恶魔的巢穴,可想而知是什么后果。”
“最后,贞德被扣上巫女的大帽子,判处火刑。”
“火刑这两个字放在中世纪的时候可是残酷的代名词,将人绑在柱子上,再紧紧地围上一大推木柴,目的就是让犯人体验火烧的痛苦,但并不会立即死亡,直到窒息。”
“然而,就算面对人人谈之色变的火刑,贞德依然面色镇定。”
“而她的最后诉求,只是希望要一个十字架而已。”
……
伴随着莱诺的话。
不少辩护人,眼中都浮现出了不忍的神色。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衣衫褴褛,浑身血污,奄奄一息的农家少女,被送上了火刑架。
围绕在身边的柴火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