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不少辩护人心中都非常好奇。
与此同时。
龙国民众们,也都好奇的通过直播,看着林风希望他能给出答复。
林风似是在整理思绪,顿了片刻。
“大汉王朝,汉武大帝先是改革宫廷系统的军事机构。”
“将宫廷系统的军士机构改革完毕之后,他开始对于朝廷系统的军士机构发起改革和扩建。”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当属当时兵农合一的募兵令。”
“这项制度本始于文帝时期,但是在汉武大帝时期得到了完善。”
“吸引多余百姓去边疆驻地,在边疆驻地屯田建房,并施以重重优惠政策。”
“这些在边塞安居的百姓,在太平时负责屯田,训练,为了大幅提升兵农合一政策下的军士战斗力,汉武大帝专设边疆长官,对这些屯田兵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这些百姓都会按照军事编制进行编排,做好登记。”
“亦兵亦农,屯田生产,自给自足,这是军队实现军需自给,减轻国家负担的有效途径。”
“两汉驻屯军,因屯为守,因地制宜,在履行防务职责的同时进行生产,既改善了自身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使国家“大费既省,今役豫息“。”
“其实这个设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经有了定论。”
“《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为了节约国库开支,对于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的安排也不同。”
“中央军,是最强悍的军队,每日的工作只有训练。”
“至于地方军,除了少量的正规守军之外,坊市间的强悍之民,也应编入伍,只不过平时不训练,重生产。”
“至于屯田军,即边疆军,除了屯田之外,还会跟着专门的军士长官,每日操练。”
“这种兵农合一的兵种制度,在汉代逐渐成为解决驻屯军物资供应的重要方式,具有现实和时代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