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谢老儿,你又阴我!

作者:洗澡的兔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不会自己向司马曜汇报吗?

别忘了,王谧也同样是司马曜眼前的红人,虽然交情不见得多么深厚,但是,王谧的话,司马曜还是听的进去的。

一旦长久隐瞒的事情被王谧亲自揭开,谢氏叔侄可就难做人了!

还有何脸面在朝廷上排除异己,执掌朝政?

这个王谧也很是可恶,在竟陵他就已经出够了风头,到了襄阳,他居然还不消停。

这一回,谢玄也是思虑再三,在知道王谧的功劳隐瞒不得之后,才把他放到了功勋人员之列。

而且,为了亡羊补牢,证明自己的胸怀还是很宽广的,谢玄还特意把王谧的大名放在了第一列。

这也是他应得的。

严格说来,襄阳战场上,刘裕的功劳如果能算第一的话,王谧的也只能是屈居其后而已。

其他人是无法与他二人相提并论的。

几人探讨再三,终于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王谧嘛,官位?他已经够高的了。

钱财?

放眼大晋,整个江左还有比琅琊王氏更有钱的家族吗?

同样的一百金,送到刘裕的手中,他会感恩戴德,恭颂圣上英明。可是送到王谧手里,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还会认为朝廷对他的赏赐是一种嘲讽。

给这么一点钱算什么?

还不如划给我一块好田地呢!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也就只有刘裕是真正被论功行赏了,他的功劳与他应得的封赏,算得上是匹配的。

其余的人,虽然也相应得到了封赏,比如刘裕的好兄弟檀凭之,因为作战英勇,又负了重伤,也被谢玄单独提出来,在战报上挂上了大名。

檀凭之力拔山河,武功盖世,作战更是勇猛,但是因为并没有亲手斩杀襄阳大将的事迹,所以论功劳他只能属于第二梯队,基本上和桓冲等荆州部队的人士属于一个层次的。

因为谢玄重点点出了檀凭之的名号,且谢安知晓檀凭之是江北流民南渡京口,投军报效国家的。

为了鼓励这种行为,谢安大手一挥,就把刘裕高升之后留下的云麾将军的空缺,给了檀凭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