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城防营三个字,刘喜光眉头微展,手指在桌上敲了敲。
云山村地处偏远,虽然名义上是隶属于天劫城,实际上是三不管,附近只有一队城防军驻扎,负责维持翠屏峰周边的秩序和稳定。
也就是说,城卫营是云水镇上唯一的官方势力,如果能够跟城卫营拉上关系,托庇其下,就等于有了一个官方身份,确实是能够省去很多的麻烦。
“老李,我记得李岩那小子就在城卫营,听说混得还不错,他能不能跟上面说得上话?”刘喜光转头看李福。
“应该能。”李福点头。
李岩虽说跟他不是一家的,但他儿子李权权也在城卫营当差,说过李岩很受上官赏识,经常被叫去办事,而且前几天李权回来,还提到现在城卫营有变动,李岩很可能要升官,想来往上递个话不成问题。
“行,那就这么办,明天孙治不是要去去镇上,就让他给李岩送个信,让他赶快回来一趟商量商量。”
刘喜说光着看向孙平。
孙治是孙平的侄子,负责运送村里货物到镇上的商行,明天正好是下山送货的日子。
“一会回去我跟他说一声。”
孙平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最大的难题有了着落,刘喜光心里放下一块石头,觉得肩头的担子轻了不少,又把话题转到了如何扩大悟道石的影响力上。
按昨晚老祖宗话里的意思,悟道石的名气越大,悟道的人越多,村里的福缘增长越快,还能带动村里的生计。
最重要的是,这福缘似乎还能反哺到老祖宗身上。
老祖宗说那叫做功德,功德越多,老祖宗就越强,越能庇佑他们这些子孙后代。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尽快扩大悟道石的影响力,对他们都是好处多于坏处。
“这事我看急不得,还是等到城卫营那边的事妥了,咱们这边再下手比较好。”
赵平主张稳着来,不能操之过急。
“我赞成老赵的话,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李福附和道。
“我的意思是,先把村里在外面的都叫回来,大家都碰碰机缘,万一有人像李勇那样突破了呢。俗话说得好,求人不如求己,到时候就是城卫营那边定下了,咱们自己也得有自保的能力,总不能来几个捣乱的,咱们就全都抓瞎,还要去找城卫军撑腰。”
“这话倒也不错,小心驶得成年船,稳妥一些总是好的。”孙望山也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