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李煜在南书房发火,罚李景睿抄写孝经的事情瞬间传遍了朝堂内外。一时间议论之声纷纷而上,虽然没有传言李景睿即将失宠,但幸灾乐祸者甚多。
“这抄写孝经,说明秦王不孝啊!”一个臣子低声说道。
“哎,秦王虽然聪慧,但到底是年幼,虞阁老是谁,在前朝就活下来的人,虞世基当年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按照道理虞阁老也会被他人针对,但阁老还是活下来了,还活的好好的,经验何等丰富,岂是秦王可以随意评论的?还是年纪小了啊!”旁边的一个大臣言语之中多了一些幸灾乐祸。
“哎,积少成多,秦王若是改变了最好,若是没有改变,事情可就不妙了,现在下面的那些皇子们,谁不想前进一步啊!”前面的一个臣子叹息道。
“秦王和其他的王爷有些不同,秦王身后虽然有弘农杨氏,但实际上,和弘农杨氏走的并不近,反而是赵郡王,是观王之后,弘农杨氏反而走的近一些。”有臣子低声说道。
“哼,现在陛下大肆封王,这正是那些世家大族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听说最近掖廷署的人忙的很,宫中嫔妃和外面的亲族接触的很多。不就是冲着这件事情来的吗?现在好了,秦王殿下受到了训斥,其他皇子们听了更加高兴了。”
“这些世家各有支持,对朝廷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啊!相互争斗,相互倾轧,我们这些人以后日子也不好过啊!”
“只要跟着天子,怕什么?不管谁当太子,我们只要保持对大夏的忠诚就可以了。”
“对,对。”
臣子们相互议论着,消失在皇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