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绍说到这里,轻轻的叹了口气,眉宇之间甚至还多了些萧瑟,被敌人无视也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一时间柴绍心里面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是庆幸还是失望等等,他只能是望着远处的临羌城,微微叹了口气,私下里握紧拳头,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大夏皇帝不愧是用兵大家,将什么事情都算计的很明白,我们不是他的对手。”禄东赞感叹道。大战还没有爆发,大夏皇帝就开始布局了,也不知道李勣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举措。
“实际上,我是想让懋功舍弃身边的兵马,偷偷的过来,想来数万之中,大夏也不会知道懋功的相貌。可惜的是,懋功并不想舍弃身边的数万大军。”柴绍忽然说道。
“我吐蕃兵马比较少,明年还要应付大夏的进攻,大将军手中有三万精锐,这对于吐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将军舍不得放弃也是可以理解的。”禄东赞想了想说道。
柴绍听了心中一阵冰冷,原本松懈下来的拳头,再次握紧。
他原本是想让禄东赞劝说李勣放弃长宁谷的三万精锐,跟随自己身边的兵马,出了临羌城,返回多弥,他相信禄东赞肯定是听懂了自己的言语,但禄东赞并没有同意,给出的理由就是三万精锐对吐蕃的重要性。
三万人马很重要吗?的确是很重要。但绝对没有李勣重要,连李煜这个仇人都知道李勣堪比十万大军,可笑的是,在吐蕃人眼中,三万精锐才是最重要的。
短视自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还是没有将李勣当做自己人。不仅仅是李勣,甚至还有苏勖、李守素,也还有自己,在吐蕃人眼中,自己这些人都是外人,不值得信任。
再看看大夏,大夏对异族多有剥削,西征的大军之中,多是异族士兵,就是为了削弱异族的青壮力量,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异族勇士只要立下了功劳,就能获得晋升,甚至可以封爵,进入大夏的核心。可是,在吐蕃就不存在。
“准备吧!”柴绍叹息道:“我们要尽快出了临羌城,接应大将军返回吐蕃。”一切都回不去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改变眼前的局面,暂时依靠吐蕃,借鸡生蛋也不是不可以的。至于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禄东赞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是退下去安排撤军的事情不提。
因为担心李勣,柴绍不敢在撤军的时候鼓捣什么花样,而是老老实实的按照李煜的要求撤军,以三千人为一队,飞快的撤出临羌城。
而李煜也没有客气,在荒野上,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准备围猎李勣。
上次是柴绍漫山遍野的追杀李煜,现在反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