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之前其他县都在说白石滩如何如何,永宁县也坚决不信,甚至,只要一有儒生跑过来说太子和白石滩坏话,不是被老百姓打走,就是被当地豪绅大户客客气气请走。
在永宁县说太子的坏话,认真的吗?
看看他们永宁县的仓库,看看他们家里的存粮,别说是百姓,就算是永宁县的小吏和豪绅大户,也不能答应啊!
之前王安在永宁县衙大发奖金,只要在县衙干活,起码都能拿到三十两以上,更别说豪绅大户和太子合作以后,在永宁县开展工业化生产,又拧成一股绳,收入比之前太子没来之前还要翻个好几番。
上上下下,从大户到平民,在永宁县,没有一个人反对太子,可以说,永宁县,已经完全变成了王安的形状,相比于白石滩来说,除了保密性不够好以外,永宁县完全已经可以成为王安的第二个仪仗。
甚至,永宁县上下对太子的这种狂热,还渐渐蔓延到了临近的几个县,毕竟嘴上能说得天花乱坠,但粮食,始终是做不了假的……
其实王安的名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悄悄改变,只是现在,这种改变仍然看不出来罢了。
“殿下此来,可是有什么公务要交代?”
好不容易才从街上脱身,和县衙众人见完面,简单听了听最近永宁县的情况之后,王安赶紧赶走其他人,带着老典史、冯老六和徐渭等人到内堂团团坐下。
刚一坐下,老典史便开口问道。
“公务没有,私事倒有一件。”
王安沉吟片刻,示意徐渭开口说了事情始末。
听徐渭说完,老典史和冯老六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太子几乎从来不会用私事到永宁县寻求帮助,现在这一来,对他们来说,既是意外,也是机遇。
毕竟对他们来说,如果王安一直用永宁县县令的身份和他们接触,说的全是公务,虽然看起来十分大公无私,但实际上,这却意味着,太子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可以倚重的自己人。
但现在……
老典史和冯老六不禁兴奋起来。
不管怎么样,对他们来说,这都是一个机会!
虽然老典史已经年老,没有那么多野心,但太子在永宁县的所作所为,深深触动了他,更何况太子还发给他一百两银子,就算老典史任劳任怨一直干活,也总觉得受之有愧。
现在,报答太子的机会来了!
“若是如此,属下可以去问问永宁县中各处宵小,若是京城中有什么秘密渠道或是多了什么扎手的硬茬子,那些青皮流氓一定知道。”